2025年7月24日 星期四

《網約車殺人事件》 艾石克著 - 偶然遇上的悲劇

這是艾石克先生的個人第六部著作,但就長篇小說就應該是第二部。跟前作《外賣殺人事件》的故事同時走黑暗悲觀風:殺人、黑社會、欺詐元素齊全。

順帶重溫一下去年寫的讀後感

《外賣殺人事件》艾石克著 - 本土味濃的懸疑故事

艾石克一向擅長把故事中的人物關係作出複雜交錯的設置。簡單來說就是角色的微妙關係會在故事發展的時候慢慢解構加強了故事性。這個《網約車殺人事件》故事人物雖然多,但複雜度調低了一點;火牛、泰哥、車房英、馬交棟等角色都是推進追逐劇情的過客。跟主角利耀文、太太、豆豆等主角根本上都沒有太大關連,大部分過程都傾向作者在本作中一再強調的「偶然性」。

網約車殺人事件 艾石克著 - 偶然遇上的悲劇 (點子出版)

故事講及主角利耀文(利記)是網約車司機。他為了妻子金錢上的需要,打算奪走相熟乘客歎叔的一筆巨款。這是一個基於貪婪引發起一連串追逐仇殺的故事。

人物關係相對簡單了點,取而代之的是增強了的流動性動作感。上次主題是外賣,所以也是以送外賣的凶案現場作為故事藍本。這次網約車為主題的關係,故事人物的「流動性」也大幅提高,覆蓋範圍由元朗、天水圍、洪水橋……

故事跟着好像跟着主角與他的車一樣四處遊走,偶然去了這裏、偶然遇上這個人,跟作者提出那個「偶然的必然」的思想很貼切。

動作方面,打鬥與飛車的情節亦相對多,出拳轉身縮手,兩人對拳的描寫亦十分細緻。車與車追逐與撞撃的情節亦令讀者深刻。我想如果把故事拍成一套電影,應該是傾向動作片多於推理片。

由於作者為「故事的偶然性」標明了旗幟(也可說是戴了頭盔),讀者面對多次的「剛好遇著岩岩」故事發展在也理應(只好)安份地去看。畢竟「剛好遇著岩岩」的事情真的可以加強了故事的突發性。不過個人就有點不滿「5噸半女神」這名角色,跟故事主體沒有太大關係的她戲份出奇地多。我期待故事發展後期體會到她原來有特殊身份,原來就只是一個為情而變態的狠角色。

作者在後記中提到「作者的痛苦通常建築在讀者痛苦之上。」艾石克近年的作品都傾向悲觀,甚至連早兩年前的《幽閉書》也主要是走困局風格,出路難尋之感都傾向悲觀。反而較早年出版的《黑科技連環事件》,關係雖然都是錯綜複雜,但還是存留了幾份浪漫。

主角利耀文多次提及不想因一己私欲累及身邊人,但故事最後的根本是:一切身邊人的犧牲與痛苦多少都是來自他。一往情深的豆豆與年少的妹頭是少數能活下來的角色。我想作者在悲觀的創作氛圍下,還是希望給讀者、也是給自己一點冀昐。

自己作為業餘得很的Blogger, 大概明白所見所感會影響文字的風氣。建議艾石克轉換一下環境,感受一些令人正面與雀躍的事,期待下一本「事件」會多一點正能量。

我覺得既然悲是出於「偶然」「井然」地耕作快樂不也是應該嗎?


(殺人事件都可有正能量嗎?在我拜讀的著作中絕對是有的。在此為本土的作家打打氣!)

《網約車殺人事件》 艾石克著 - 偶然遇上的悲劇 - 閱後感 - 完

如果覺得看我的網誌有一些意思,請輕輕點擊網誌上的Google AdSense廣告以示支持。這些廣告帶來的收入是少得很可憐(按一下才不足一毛錢),但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支持與肯定,讓我在這個文字已不太流行的世代下繼續這份堅持。謝謝各位!

以下是其他書籍分享文章連結:(*為個人特別推介) 

推理小說︰












文學類別

《長恨歌》王安憶著 - 與舊上海一起消逝的王琦瑤 NEW!

老人與海 海明威著 - 就是一個克服困難的故事

《咆哮山莊》艾蜜莉.布朗特著 愛與恨的呼喊

**《目送》龍應台著 - 目送的人、傾出的情

*《雙城記》 狄更斯 再黑暗的世界也需要光

罪與罰》 Crime and Punishment 杜斯妥也夫斯著 - 以思想為戰場的故事

《呼蘭河傳》 蕭紅著 - 寫的是河也是人

《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著 - 生死間的三角關係

*《傲慢與偏見》 珍.奧斯汀著 - 人性的兩大弱點(漂出)

《銀河鐵道之夜》 宮澤賢治著 - 談生死的童話故事(漂出)

《魯迅散文選》 - 魯迅 著 (楊澤編)- 走進當代文人的世界 (保留)

*《圍城》錢鍾書著 - 沒有蕩氣迴腸、卻語重深長的愛情故事 (保留)


投資理財類別︰












科幻類別




教養類別

基督教書藉





生活及健康


當代小說


其他類別


- 完 - 








2025年7月23日 星期三

《不赦之罪》- 寬恕定義的再思

 「這人應當知道:那使一個罪人從他的迷途中回轉過來的,將拯救他的靈魂脫離死亡,並且遮蓋眾多的罪孽。」(雅各書 5:20)

近來想看的兩部戲《拼命三郎》《不赦之罪》,都似乎不大受大眾歡迎,加上暑假一眾大製作外語片的強勢入侵。要趁它們落畫前支持一下都要花點車程。

《不赦之罪》圍繞一個基督教家庭,黃秋生飾演主角梁保羅牧師,他的女兒幾年前因為被強姦而最後走上了自殺之路。梁牧師之後在偶然的情況下遇上了刑滿出獄的青年 - George 飾演的陳梓樂。故事就是以基督教教義提倡的饒恕與仇恨交戰為主軸。

個人覺得電影在敘事方面相當有層次,一個似乎看內容概要也看得很明白的簡單故事。編劇層遞式地將故事說明,一些事情真相在故事開首時是隱藏的。令節奏慢而平淡的故事演繹得流暢而不沉悶。沒有預先看劇情概要的觀眾相信更能感受那種「牧師在醫院遇上在囚青年反應奇怪」的感覺。

而且梁牧師在戲中講道引用過兩次「有關彼得問耶穌饒恕罪人多少次才夠」的故事,講道結尾都表達了「其實只有神能夠赦免與寬恕」,這個表達看似符合聖經但細想是「不合真理」的,只有神可以赦免當然是絕對真理,但牧師把「饒恕」的責任推到只有神才可以其實絕對不合乎聖經真理。個人覺得故事想表達的是 - 其實牧師打從心底是覺得自己沒有饒恕的能力,所以把饒恕的教義給自己留了一線。

有關寬恕方面,梁牧師與師母在車廂內那場爭論顯出了兩大思想陣營。梁牧師引用了大量經文去支持人需要寬恕,因女兒自殺這事而對信仰質疑的梁師母則表示了「自己不可寬恕」的坦白。

之後,故事主道重回梁牧師梓樂的關係上。背十架上山的一幕的確是有點誇張不過過程是要表現出兩點:梓樂對悔、牧師對恕,都盡了最大努力。之後牧師帶笑與梓樂擁抱,以為是真正做到恕,但原來卻又不是,因為他還是接受不了「梓樂也是受害人、也可以重生、甚至有力以生命影響他人」的基督教大愛真理,都引發了他內心深處那份「嗤之以鼻」。

(本片是基督徒導演拍的,崇拜講道聖餐浸禮等格局跟現今教會的模式大致相仿。所以背十架那一幕我理解是電影效果需要吧。)

反過來師母梓樂的恨,在沒有神職人員枷鎖下很真實。但之後從她收拾好女兒床上的洋娃娃,還出席了梓樂,之後更阻止‥‥‥觀眾看得到她的「真放下」。

父女在討論「要不要」的一幕也令人很深刻。自己作為教會中人,偶爾也會聽聞教友在墮胎、離婚上的煩惱。聖經對此是有絕對的原則,但代入他人處境的時候,我跟梁牧師的看法是一樣:道理上當然是不行,但若事情換成是發生在自己身上的時候,我是否有保持那「絕對」的決心?

受浸的一幕,牧師師母兩人的一來一回是故事高潮所在 - 怎樣才是真正「寬恕」來了一個判定。

演員方面黃秋生先生近來拍了很多不賣座但很有內容的戲。演帝級的他以不同的面部表情展現出對那份來自心底的仇恨與律例要求下維持的愛所帶出的那份矛盾,他的一個大特寫表情已非常精彩。

演師母的蘇玉華小姐同樣出色,演恨演放下演寬恕都不溫不火。

兩位年青人GEORGE 與 陳書昕的演出也很不錯,在與兩位老牌演員的對手戲中表現自然。作為觀眾的我絕對樂見以老帶新的演出組合。

除了「饒恕七十個七次」的事跡,戲中亦提及了「亞伯拉罕獻以撒」的一段。「七十個七」談的是寬恕、「亞伯拉罕獻以撒」談的是信心、順服、奉獻。兩者所教導的聖經真理,同樣都是說易難行。我們要談信心寬恕都很容易,但換著我們面對非常事之時仍有持守真理這等能耐嗎?這些都值得反思。

我在想,若這事是真有存在,以上帝的視覺看這事的結局我想應該是「好的」。因為該悔改的悔改了、寬恕的寬恕了、放下的都放下了。更重要的是,悔的、恕的、放的,都不存半點偽善。

《不赦之罪》- 寬恕定義的再思 - 觀後感 - 完 - 90分

如果覺得看我的網誌有一些意思,請輕輕點擊網誌上的Google AdSense廣告以示支持。這些廣告帶來的收入是少得很可憐(按一下似乎沒有一毛錢),但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支持與肯定,讓我在這個文字已不太流行的世代下繼續這份堅持。謝謝各位!
 
以下是我其他電影觀後分享及主觀得很的評分:





2025年7月22日 星期二

《指尖上的怪奇密語》嘉寶著 - 尋回自己獨有的原廠設定

「把社會給你的「應該」,換成用自己的「心流」作引導。」

我一向很喜歡寫閱後感,這既是一個加深記憶的動作,但更重要的是享受那份思考及分享而得的樂趣。

「睇完記住要寫Blog喎!」接過此書的我,對表姐的要求當然是欣然接受,但最特別的是同桌有她的好友——本書的作者嘉寶小姐。這個本尊在旁的格局多少為我帶來點尷尬與壓力、不過亦是推動我盡量寫得「像樣點」的一份動力。

《指尖上的怪奇密語》嘉寶著 (火柴頭工作室有限公司)

「指紋密碼」這們學問對我來說不算太陌生。之前拜讀過莫穎恒小姐《9秒9贏得人心——看穿你的7型動物人格》所介紹的正是這門「以指紋研究性格」的學問。

這門學問當然不是甚麼求神問卜,而是透過每人獨一無二的指紋(不是一隻,而是十隻都獨一無二的指紋)去了解每人的性格。作者提到指紋早在胚胎的13至19週已形成,可說是每個人獨有的「原廠設定」。不過社會對人的普遍認知及要求,令這個設定要相就地改變了。

一邊讀一遍覺得,當人類要挑戰上帝到一個連性別也可以改變的地步,指紋的絕對與獨一地位卻毫不動搖。所以透過研究指紋去多了解上帝給自己的天賦(聖經所言的「恩賜」)好好發揮,在某個程度上絕對合乎聖經真理。自己作為一個男性,沒主見沒品味、不懂品酒音響名車、讀經濟又不懂投資,我自評也是有點「不學無術」,但也許上帝給自己的「原廠設定」根本不是為了應付這些我原本不擅長的事‥‥‥

作者提到能好好地解讀並運用這些與生俱來的密碼,便可更了解自己是怎樣的人,好讓自己在正確的方向上發展。另一方面,閱讀指紋也讓人更明白為何身邊的人是那樣難以理解的人了。了解人與人之間性格上的不同,溝通方式上的差異,對良好工作團隊、健康家庭建立導都十分重要。

作為此門學問的專業導師,嘉寶小姐透過此書分享了7個指紋類型各有的性格特質,外顯行為,溝通方法、優點及要注意的地方等。


以上是一個概括的分類。懂此道的表姐曾看過我的大拇指後稱我為「雙箕形紋」的「猴子」性格 - 愛分享、多創意、健談。不過,要詳細了解需要看齊十隻手指加電腦分析,研究指紋絕不是兒戲的事。(所以拜讀嘉寶小姐作品的時候,我也早有「讀了也不代表懂得分析」的覺悟。)

比起《9秒9》一書的點列式介紹,嘉寶小姐以較專題短文分享形式的去簡單分析各型的特性。讀着她對「雙箕形指紋」的所見所聞,我回想了自己的個性,正值如他所言—我自問溝通模式與思考模式雷同,有「可以從A話題突然聯想到Z故事」的說故事能力。

她在每段的最後都會給該型人一句贈言:

「學會在廣闊大地中,深耕幾畝肥沃土地。」這是給我作為猴子型的提議,我會好好記住。

書的末段作者引用了幾個真實個案,以指紋分析家人或朋友在不同性格相處上出現問題的原因。

其中一個個案是提及一對龍鳳胎性格上的不同。女兒是自信外向的「雙箕形紋」,兒子是需要被愛的「正箕形紋」。這個配置跟傳統「男性堅毅、女性柔情」的價值觀很不一樣。

這時我不禁想起自己家的兩小。每次有朋友稱讚「教女教得很懂事」的時候,我都不敢邀功甚至有點尷尬:「我想她如何好也不是我教出來的,因為她哥哥也是在我教導下成長……」

這書給我其中一個提醒是不要比較兩小孩的不同,而是因應他們「原廠設定」的不同找出適合的溝通及教養方法,讓他們在所長的地方有更好的發揮。他們、也是我們實在不應被一個普世的框架去局限自己的潛能。每個人最難、但也是最應該的是去認識真正的自己。

最後按作者要求來一張與書本的自拍照。順便傻傻地豎起手指公搏她免費幫我做研究。

(白痴,這是沒用的,隔著照片根本看不清楚….)

《指尖上的怪奇密語》嘉寶著 - 尋回僅屬於你我的原廠設定 - 閱後感 - 完

如果覺得看我的網誌有一些意思,請輕輕點擊網誌上的Google AdSense廣告以示支持。這些廣告帶來的收入是少得很可憐(按一下才不足一毛錢),但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支持與肯定,讓我在這個文字已不太流行的世代下繼續這份堅持。謝謝各位!

以下是其他書籍分享文章連結:(*為個人特別推介) 

推理小說︰











文學類別

《長恨歌》王安憶著 - 與舊上海一起消逝的王琦瑤 NEW!

老人與海 海明威著 - 就是一個克服困難的故事

《咆哮山莊》艾蜜莉.布朗特著 愛與恨的呼喊

**《目送》龍應台著 - 目送的人、傾出的情

*《雙城記》 狄更斯 再黑暗的世界也需要光

罪與罰》 Crime and Punishment 杜斯妥也夫斯著 - 以思想為戰場的故事

《呼蘭河傳》 蕭紅著 - 寫的是河也是人

《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著 - 生死間的三角關係

*《傲慢與偏見》 珍.奧斯汀著 - 人性的兩大弱點(漂出)

《銀河鐵道之夜》 宮澤賢治著 - 談生死的童話故事(漂出)

《魯迅散文選》 - 魯迅 著 (楊澤編)- 走進當代文人的世界 (保留)

*《圍城》錢鍾書著 - 沒有蕩氣迴腸、卻語重深長的愛情故事 (保留)


投資理財類別︰












科幻類別




教養類別

基督教書藉





生活及健康


當代小說


其他類別


- 完 - 





2025年7月21日 星期一

《頭髮有救了!奇蹟育髮聖經》賴之菲著 頭頂上的智慧

常常讀小說的男人被人批評為「有點不務正業」。所以,在圖書館找到兩本很想看的推理小說後,多借了一本有「資訊」的書。

《頭髮有救了!奇蹟育髮聖經》賴之菲著 頭頂上的智慧 (大樹林出版社)

定名為「育髮聖經」,作者想必對育髮方面有一定的信心吧。

作者是一名頭髮專家,她教授的就是運用精油、穴位按摩等方法啟動黑髮生長力,改善一直困擾成年人的白髮、掉髮、禿髮等頭髮健康問題。

這又是一本資訊爆棚的書。每次看資訊書我自身都有一點毛病,資訊太多讀了卻一一忘掉。所以小弟嘗試在此刪去一切理論(即是不記WHY,只記下HOW)。重溫一下其中一些較易執行或跟自己有關係的資訊(精油及天然草本那些,果斷忘記好了。)

以下是書中保護頭髮的一些提議:

1. 使用天然洗髮乳,不用二合一洗頭水。

2. 洗頭時用指腹慢慢洗,並加強按摩,每次洗頭至少洗兩遍徹底清走頭上的清潔液。

3. 白髮增多,某程度是缺乏以下物質:

鋅 - 補充食物:人蔘、生蠔、牡蠣(咩來?)、魚類、扇貝、動物肝腎、合桃、羊肉等

鈣 - 補充食物:芝麻、無花果、黑豆、海帶、紫菜、黑木耳、芥菜、牛奶

精胺酸 - 補充食物:海參

茴香醚 - 補充食物:海魚、小茴香(都唔知係乜)

維生素B - 補充食物:豬肉、牛肉、牛奶、酵母、魚、雞肉、母乳、雞蛋、香菇、紫菜、蘆筍、黃豆、花生、馬鈴薯、糙米….缺乏維生素B令少年人有白頭髮的機會增高

4. 鬈髮器、吹風機太高溫都會傷害頭髮

5. 避免紫外線對髮質造成的傷害——外出時撐傘或戴帽。另外紫外線的傷害大約在三個月後出現,例如七月曬太陽過猛十月份便會出現容易掉髮的情況。

6. 冷暖氣也會影響髮質,吹冷氣時,要盡量保暖(跟《百病起於寒》一書的腳部保暖概念很相似、多喝溫開水。)

7. 減少染髮

8. 選用透明洗髮乳

9. 選用藥酸性洗髮乳,建議不能用pH值>8 的鹼性洗髮水

10. 不用定型噴霧

11. 養成腸胃健康的好習慣,吃飯要細嚼慢咽、7分飽。吃飯後不立刻洗澡、不躺着睡、亦不久坐。

當然白髮還有其他原因,例如染色體老化、抽煙、喝酒、精神壓力等等。

12. 作者建議不要使用有以下八種成份的洗髮乳:

- 合成界面活性劑(SLES)

- 人工色素 artificial colouring

- 香料 spices

- 矽靈 Silene

- 增稠劑 thickening agent

- 珠光劑乙二醇二硬脂酸酯 Glycol Distearate

- 防腐劑 preservative

- 礦物油 mineral oil


我馬上回家看看正在用的洗髮乳有沒有以上有害物質。(幸好好像沒有。)

作者提到「拔走一根白頭髮不會令你長出三根出來」,但一個毛囊循環長髮最多20次。拔除頭髮對毛囊組織都頭皮都有不良影響。作者建議介意白頭髮的人用剪刀貼着頭皮將白頭髮剪掉會是更好的方法。


(白髮長出的部位也反映了不同程度的身體狀況,以上的圖表個人覺得也很有參考價值。)

書中最後還教授了一些幫助頭髮健康的按摩技巧。不過單看圖其實難生義,所以個人不敢亂按。

整體來說,要保護頭髮,少做一些讓頭髮接觸化學品的事,健康有規律生活永遠都是金科玉律。

《頭髮有救了!奇蹟育髮聖經》賴之菲著 頭頂上的智慧 - 閱後感 - 完

如果覺得看我的網誌有一些意思,請輕輕點擊網誌上的Google AdSense廣告以示支持。這些廣告帶來的收入是少得很可憐(按一下才不足一毛錢),但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支持與肯定,讓我在這個文字已不太流行的世代下繼續這份堅持。謝謝各位!

以下是其他書籍分享文章連結:(*為個人特別推介) 

推理小說︰











文學類別

《長恨歌》王安憶著 - 與舊上海一起消逝的王琦瑤 NEW!

老人與海 海明威著 - 就是一個克服困難的故事

《咆哮山莊》艾蜜莉.布朗特著 愛與恨的呼喊

**《目送》龍應台著 - 目送的人、傾出的情

*《雙城記》 狄更斯 再黑暗的世界也需要光

罪與罰》 Crime and Punishment 杜斯妥也夫斯著 - 以思想為戰場的故事

《呼蘭河傳》 蕭紅著 - 寫的是河也是人

《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著 - 生死間的三角關係

*《傲慢與偏見》 珍.奧斯汀著 - 人性的兩大弱點(漂出)

《銀河鐵道之夜》 宮澤賢治著 - 談生死的童話故事(漂出)

《魯迅散文選》 - 魯迅 著 (楊澤編)- 走進當代文人的世界 (保留)

*《圍城》錢鍾書著 - 沒有蕩氣迴腸、卻語重深長的愛情故事 (保留)


投資理財類別︰












科幻類別




教養類別

基督教書藉





生活及健康


當代小說


其他類別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