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31日 星期一

《老人與海》 海明威著 - 就是一個克服困難的故事

「一個人可以被摧毁,但是不能被擊敗。」

近代小說通常都是200-300頁左右,像這本百多頁成書的故事不常見。海明威先生的大名,加上「老人與海這個故事的知名度,再加上可快速完成的厚度,讓我把它優先從書叢中拉出來讀。

《老人與海》 海明威著 (志文出版社)

故事內容其實非常簡單:一位老魚夫名叫山第耶戈的獨自出海打魚,在海上遇到了一條前所未見的大馬林魚,與牠搏鬥了幾天之後終於成功捕獲了牠。可是,在他回程的路上大魚又被一眾鯊魚吞併,最後只好空手回家。

故事就是這麼簡單的一件事。

書雖取名為「老人與海」,細讀會發覺魚佔的描寫比海更大。但作者在文中不時也提到老人對海的感受。跟其他同行不一樣,他對海有著一份的偏執之情。

「老人一直把海洋視為女人,把她當作一個給他恩寵或者不給他恩寵的女人。如果她行為惡毒乖張,也是因為她身不由己。月亮影響她的情緒,就像月亮左右每一個女人的情緒一樣。他心裏這樣想著。」

整個故事,陪伴老人的是大海、是與他搏鬥的大魚、是覓食中的飛鳥、是兇猛的鯊魚。人呢‥‥‥茫茫大海上,老人都是孤獨作戰。個人覺得作者筆下的海好比人生,大魚好比困難。
面對多變的人生,人可以遺害怕自己的人生,也可以擁抱。人生面對困難也許是孤獨的,人生是充滿限制的。

老人在故事中,多次提到「如果與他一起打魚的小孩同行」就好了,如果「預先預備那些裝備」就好了,這種世事往往不盡如意,不完美的情景不也是在我們的生活中常常出現嗎?

我們的人生都想帶着很多東西,但偏偏什麼都沒有帶。

「現在可不是想缺什麼東西的時候,想想你該怎樣利用現有的東西吧。」

老人這句自我提醒的對白,相當精警。「窮則變、變則通」的思維很不錯「

這是一個老人與大魚搏鬥的故事、是一個老人拼命守護着漁獲的故事。就個人而言,我對這種「人魚大戰300回」的橋段感到有點兒重複及沉悶。但有人說這個鍥而不捨的精神,正好說的是那個年代美國夢的精神。

「人不是生下來就注定被擊敗的。」老人說,「一個人可以被摧毁,但是不能被擊敗。」
物質上的摧毁,精神上的不認輸,是本故事的精神吧?

老人在最後努力守護下仍只是一條大魚的殘骸,但他證明了自己歷久不衰的意志。

「對事情不抱什麼希望是件蠢事,甚至是種罪惡。」

故事以夢中再次見到的獅子作結 - 也是說打不死的鬥志仍在的意思吧?老人捕大魚的事似乎是失敗,但希望仍存。



《老人與海》 海明威著 - 就是一個克服困難的故事 - 閱後感 - 完 

如果覺得看我的網誌有一些意思,請輕輕點擊網誌上的Google AdSense廣告以示支持。這些廣告帶來的收入是少得很可憐(按一下才不足一毛錢),但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支持與肯定,讓我在這個文字已不太流行的世代下繼續這份堅持。謝謝各位!

以下是其他書籍分享文章連結:(*為個人特別推介) 

文學類別

老人與海 海明威著 - 就是一個克服困難的故事

《咆哮山莊》艾蜜莉.布朗特著 愛與恨的呼喊

**《目送》龍應台著 - 目送的人、傾出的情

*《雙城記》 狄更斯 再黑暗的世界也需要光

罪與罰》 Crime and Punishment 杜斯妥也夫斯著 - 以思想為戰場的故事

《呼蘭河傳》 蕭紅著 - 寫的是河也是人

《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著 - 生死間的三角關係

*《傲慢與偏見》 珍.奧斯汀著 - 人性的兩大弱點(漂出)

《銀河鐵道之夜》 宮澤賢治著 - 談生死的童話故事(保留)

《魯迅散文選》 - 魯迅 著 (楊澤編)- 走進當代文人的世界 (保留)

*《圍城》錢鍾書著 - 沒有蕩氣迴腸、卻語重深長的愛情故事 (保留)


推理小說︰










投資類別︰










科幻類別




教養類別


基督教書藉



生活及健康


其他類別


九龍城寨三面睇 - (九龍城寨小說 / 漫畫 / 電影 《九龍城寨 - 圍城》 觀後感)(網上書)


- 完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