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要是沒有抽出問題核心,日後一定會在某地方再度發生同樣的憾事。每一起事件真相當中,都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了。」
若不是一位我相當欣賞的朋友推介,相信我不會放下一堆未讀的書,走去當一個圖書館的「新參者」。
亦感謝幫忙找書的書友,閱讀的時候我總是享受別人的幫助,這些都是很有福的事。
《新參者》- 東野圭吾 (獨步文化出版)
「新參者」意思是「新來的人」。故事圍繞著發生在日本橋的一件凶殺案。死者是一位新遷來日本橋、名叫三井峰子的失婚女子。而負責調查的便是探員加賀恭一郞,一位剛剛被調到日本橋警區的警官,所以兩位主角都是不折不扣的「新參者」。
全書有九章,每章都可以視為獨立的一個小故事,而故事中登場的人物都是與三井女士凶殺案的有關人物。基於這些關係,加賀便以一個新來警探的身份在人形町穿梭王來,追查事件的來龍去脈。被殺者的遷居、死前的行動都存在一些未可知的因素,這個死者不為人知的懸疑設定有點像東野先生筆下另一故事「希望之線」。另外,一種跟案件有關係的人物各自也存在着很多不為人知的秘密。
跟死者見過面的保險經紀田倉慣一為何會有與不在場證明相違背的供詞?
料理店的修平幫師傅買的人形燒為何會在凶案現場出現?人形燒上的指紋又是屬於誰的?
鐘錶店的老闆寺田在遇上死者的地點上為何要向警員說謊?
面對着一眾隱瞞及說謊話所帶來的迷霧,加賀表現出他與眾不同的觀察力及智慧。他總像是問一些跟案件沒關係的問題,查一些怎樣看來也不會有結果的細節。他的說話與追查方法從頭到尾也很身邊人很費解。例如為了找出寺田撒謊的原因,他與鐘錶店學徒一同帶寺田的狗去撒步。他又為了查出真相,走到玩具店買一些時間上沒可能用來犯案的陀螺玩具。
這些古靈精怪的查案手法,增加了不少故事的趣味性。「原來加賀這樣做是有原因的!」個人覺得故事在推理上有些作者與讀者間「資訊不平衡」的情況出現,所以讀者在故事揭曉的過程中可參與度不高。不過故事的追看性仍然是無容置疑。
於是,眾多謎團在加賀另類的查案手法下一一解開。各個真相揭露,有的帶出了隱瞞的苦衷,有的帶出了家中難以啟齒的親情,有的帶出了一些人與人情感間的誤會。
這些親情及友情事本來跟謀殺案本身沒有直接關係,但故事與故事就是一環又一緊扣著。加賀就是執於這些看似沒關係細節,一次又一次奇蹟地推動那毫無寸進的調查工作。
死者的友人多美子曾經問了一句:「加賀先生,你這已經不是在辦案了吧?」因為加賀找到了死者留給他的禮物,但這是跟案件沒關係的事。
他有一個很令我深刻的回應︰
「刑警的工作不只是偵查辦案而已。如果有人因為事件而心靈受到傷害,這個人也算是被害人了。而尋找各種可能的方法幫助這樣的被害人,也是刑警的職責之一。」
現今社會,甚至教會,每個人心裏都有屬於自己的Duties。不少人覺得警察是打份工、黑社會又是打份工、老師也是打份工。像加賀真正願意Out of Duties地為了做好事情的人太罕有,而且這也很容易被人判定為「多管閒事」。但我覺得如果世界上多有像加賀這種思維的人,很多事情都會變得更好。
在加賀這種「樂於搞事」的推動下,兇案的來龍去脈漸漸得到還原之餘。幾位角色的關係、誤會與心結,也在加賀的努力下得以復原。甚至兇手找到了,連讀者也覺得故事大可以完結了。
「因為要是沒有抽出問題核心,日後一定會在某地方再度發生同樣的憾事。每一起事件真相當中,都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東西了。」
書中一個又一個平實而充滿了溫情的故事,細說日本橋人形町下一家又一家店舖,地道的描寫讓推理下多了點溫度。也許有一天再到東京,我會順道往日本橋人形町買個煎餅來吃、再看看那些日本傳統玩具,虛疑一下新參者的步伐,也算是個不錯的體驗吧!
- 《新參者》- 東野圭吾 - 破解謎團也破解人心 - 分享完 -
如果覺得看我的網誌有一些意思,請輕輕點擊網誌上的廣告以示支持。這些廣告帶來的收入是少得很可憐(按一下才不足一毛錢),但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支持與肯定,讓我在這個文字已不太流行的世代下繼續這份堅持。謝謝各位!
以下是其他書籍分享文章連結:(*為個人特別推介)
文學類別︰
《罪與罰》 Crime and Punishment 杜斯妥也夫斯著 - 以思想為戰場的故事
*《傲慢與偏見》 珍.奧斯汀著 - 人性的兩大弱點(漂出)
《魯迅散文選》 - 魯迅 著 (楊澤編)- 走進當代文人的世界 (保留)
*《圍城》錢鍾書著 - 沒有蕩氣迴腸、卻語重深長的愛情故事 (保留)
推理小說︰
投資類別︰
科幻類別︰
教養類別︰
基督教書藉︰
生活及健康︰
其他類別︰
九龍城寨三面睇 - (九龍城寨小說 / 漫畫 / 電影 《九龍城寨 - 圍城》 觀後感)(網上書)
- 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