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27日 星期一

香港四徑大步走 - 稜線上的熱血故事


個人一向有點怕看紀錄片,簡單來說是因為怕悶。
每次觀賞太空館天象廳的紀錄片,片長短短40分鐘已足以令我好好睡一覺。

就個人來說,真人真事改編故事還好。畢竟編劇大可以借題發揮,把真實事情改得更好看更有故事性。加上演員精湛的演技,為殺人者加點瘋狂,為警探加點睿智,總會增強了不少戲劇效果。但紀錄片卻不同,人物是真的、內容也是真的。在製作上不能無中生有下要拍得好看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礙於時間,喜歡跑步的我參與行山活動的機會不多,更遑論要跑山。所以買票前有點覺得這部戲不是的目標觀眾不是我。

而且「這部戲完全沒有演員支持….」(同時間播的另一部戲有伊健同IAN‥‥‥)

不過基於口碑,也基於對這些別特別片種的好奇。我決定將一小時四十分鐘有多的時間,托付給香港出嶺的明媚風光、托付給298公里的四徑、\托付給這18位「鐵血戰士」。
(睇戲送揮春,不錯。)

「四徑」可說是一個沒有獎的比賽,參加者須在72小時內完成全部香港山徑路線,包括麥里浩徑、衛奕信徑、港島徑、鳳凰徑。參加的原因已經夠熱血了 - 就是「志在挑戰自己」,僅此而已。紀錄片也就是重點紀錄部分參加者由決定參加、備戰到比賽的過程。

拍攝手法跟剪接在紀錄片中扮演着一個很重要很重要的角色。畢竟18人單是比賽時間計起來也有幾百小時,要把最有意思的一幕呈現出來可不容易。

電影把香港最美麗的山景展現給觀眾。不同的時間、不同的角度,配合跑者的動態,拼砌出一幅又一幅動靜俱備的美麗圖畫。跑手在航拍下的陡峭山嶺間奔走,配合晨光映襯,令人看得既是心曠神怡、又是熱血沸騰。但當黑夜來到的時候,跑手嚴重睡眠不足的時候獨自上路,那種拍攝出來的凄清、孤獨與疲倦,那份艱辛也是觀眾在螢幕前也可感受得到。

另外,不同跑者有顯現了不同的個性。熱血之餘,外國人的幽默惑灌注在整套紀錄片中。頭段要角Sarah那種「我說過不會再參加但是我又回來了」的傻勁既令人欣賞又逗趣。
韓國參加者Chung的幽默感與真性情也令我很喜歡。在訪問中他說大會禁止使用行山杖還可接受,但是不能聽音樂真的是「有冇搞X錯」。外藉參加者訪問中總有令你會莞爾一笑的對答,反而香港的參加者表現的是有點嚴肅。不過看曾小強練跑樓梯那份專注,又是另一種「好看」。

此電影的成功,剪接應記一功。參加者在片中登場的先後次序都令紀錄片難得的有故事性。曾小強及Salomon是頭段比重較多的參加者。曾先生一絲不苟的準備功夫也很有吸引力。另一邊面來自端士的Salomon也以50小時內完成四征的計劃亦令觀眾們滿心期望。但他們都相繼遇上了困難。當眾人為他的要退出艱的難決定而感到可惜的時候,故事的重點落在了另一位參加者身上。他的爆炸性登場成為了突破「50內」的希望,這種絕處逢生的故事情節。令一個真實的賽事來得更熱血。

(故事有點似龍珠,當悟空也向斯路投降的時候,超2的悟飯出現了。另外,那個突如其來的曾小強fans,雖然令人懷疑是預先安排….但這事所帶出來的訊息 - 「曾先生配受最大的掌聲」。算是觀眾們都願意看到的情節。)


(圖片來源:HK01)

眾多參賽者中,Salomon 給我的印象最深刻。他自言一向是一個冷靜的人,但比賽中有關他的故事最感動我。他在中途想退賽、哭出來的一幕,我是與他一起哭的。
作為觀眾,我會很同意Salomon他選擇中段放棄的決定。因為他的目標很清晰,明知如何努力下去也達到不了50內的目標。保留實力在中段退出是一個運動員再正確不過的決定。但故事發展下去的情節叫人動容。觀看電影同時,我也有心中為他吶喊,希望他真的能夠用11小時完成最後的一徑以奇蹟地做到50內。

這部紀錄片的結局也相當好。它沒有將第一名的跑手放在電影的最後。最後的一段,是留給一直堅持到最後仍奔向終點的人。「生還者」之所以生還,這份毅力跟跑第一的人同樣可敬。
參加者超越肉精神及肉體的表現,對於挑戰自己的執著。在香港美麗的山脈菱線下畫上一條深刻的血路,這份熱血,感動了絕大部分沒有跑山經驗的我們。

這是一套由喜歡香港的外國人拍出的香港故事,事情發生在我們熟悉的地方下,但電影內的對白卻是以英語為主。作為香港人的我看來感受有點難以形容。

拍這套戲的製作單位跟參加四徑的心態有點相似,不是為了一個大眾認同的目標,只是為了夢想不計代價地豁出去。單是這份激情,已經值得買票走進戲院去感受一下。即使你從來不跑步,從來沒有跟香港的群山談戀愛,四徑跟日常生活亦毫無關係。但勇於挑戰自己的那份態度,那份「知不能為而為之」的膽量,那份熱血與感動,的確跨越了志趣不同的障礙。
看畢後,我的感受是 - 這部戲的目標觀眾不單是我,也是我們。每個人人生總有遇上困難的時候,而這些時候,我們都需要有挑戰四征般的決心與能耐。

- 香港四徑大步走 - 觀後感 - 完 - 

 
以下是我其他電影觀後分享及主觀得很的評分:


城市獵人(2024)一 原著及驚喜兼備

查無此人(No Such Person) 一 題材有趣的低成本港產片 - 82分

九龍城寨三面睇 - (九龍城寨小說 / 漫畫 / 電影 《九龍城寨 - 圍城》 觀後感)- 88分

我們的記念冊(十二)一 我們都是 SPY x Family (劇場版SPY×FAMILY CODE: WHITE) - 85分

別叫我賭神 一 為發哥而生的故事 - 80 分

FIRST SLAM DUNK - 27年後的第一次 - 95分

永續的生化危機 CG - 血仇殺戮 Vendetta - 78 分


Miracles from.....天堂奇癒記 - 80 分


好時光 (十四) - Stand By Me (叮噹) - 77 分


不斷的生化危機 (生化危機5滅絕真相後感) - 70 分


由東洋打至西洋 - 葉問2 - 80 分


笑看 "風雲 II" - 65分




2025年1月24日 星期五

《前男友的遺書》新川帆立著 - 律師的初心

「將我所有財產贈與殺了我的犯人,這是我對犯人的復仇。給予就等於剝奪。」

從書友手中免費接過來的推理小說,我對新得發亮的贈書格外感恩。畢竟要把真金白銀買回來的書與陌路人無私地分享,此舉需要相當程度的善良及慷慨。

作者新川帆立 - 一個我沒聽過的名字。

保存完好的書腰上印有「把東野圭吾的《迷宮裏的魔術師》一下子擠下」、「怪物新人」等宣傳字眼,但這等功勳其實都不太引起了我的興趣。她吸引我的地方是那份來自90後的年青。如此沒資歷卻有資格出書實在很不簡單,加上故事類型亦是我喜愛的推理小說,所以取書後便很快讀起來。

《前男友的遺書》新川帆立著 春天出版

跟作者一樣,故事的主人翁 - 劍持麗子 也是一位律師(也許角色的原型也是以作者吧)。故事敘及她的前男友森川榮治留下了一封「把所有遺產給殺了他的人」的奇怪遺書。

榮治為什麼預知會被殺?將遺產給兇手又是為了甚麼?榮治的顧問律村山為何被殺害?一個又一個疑問拼砌出的故事情節,形成一本有不少看點的推理小說。

隨著故事發展,人物間的關係圖發展得有點複雜又有趣。麗子既有「嫌疑犯的代表律師」亦有「可以繼承小部分物業的前女友」的身份,這個雙重身份令故事更多懸疑點。

熟知法律的作者在故事中加入了不少法律元素。殺人犯在法律上有繼承遺產的權利嗎?違反公序良俗的遺囑是否有效?這些情節都豐富了故事。

在角色描寫方面,作者亦算力求仔細。幾位角色,霸氣又帶點傻集的妙紗、善良得難以拒絕的朝陽小姐,潦倒但忠厚熱誠的村山,他們的性格形象都描寫得相當鮮明。

女主角方面,作者利用開場被求婚的一幕,描寫主角劍持麗子是一個極之貪慕虛榮的律師。對沒錢賺的事是毫不感興趣。但在追查的過程、加上村山那份執著的影響下,她變得不單只為錢而行動。之後當他哥哥的重提舊事勾起了她的回憶,令她想起自己要當律師的原因也不是為了錢。當她推斷兇手的時候所說的一句「有些東西比錢重要。」,以這個推理間接描寫麗子價值觀上的改變,這也是一個相當好的表現手法。

不過我個人對於這種由「金錢至上」到「重回初心」的勵志橋段就不是很欣賞,總覺得老土了點。也許作為律師的作者寫故事的時候還是對自身的專業帶了一點抱負吧!

作為推理小說新貴,新川小姐說故事的手法傾向少枝節,進程直接明快敍事亦按時序。當中的前女友名單、死者慣用左手等小細節也為後續留下了一點不錯的伏筆。以主角為中軸發展的故事當然會令人讀得容易,但個人覺得這亦少了一點讓讀者陷入故事世界沉思的空間,讀來少了一些讀「白夜行」及「新參者」所有的投入感。(我明白我不應以東野先生最出色的作品來舉例。)

另一方面,個人不太喜歡最後在遺囑動機解構上的一段,主角逐點解說令人覺得很像看金田一,總之就是「你不懂我解到你懂」的手筆。個人覺得推理小說嘛,結尾大可以讓讀者更多思考空間。

不過總括來說,30歲不足的年青人能寫出一個結構如此完整,又能夠把自身的專業寫得有趣的故事,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引用了東野圭吾作宣傳的書腰,作為一種「讚美」多於一個「比較」便好了。


(呢張相其實純粹「作狀」,如果要用醫院個keyboard寫讀後感應該瞓多兩星期都"搞唔掂"。)

- 《前男友的遺書》新川帆立著 - 閱後感 完

如果覺得看我的網誌有一些意思,請輕輕點擊網誌上的Google AdSense廣告以示支持。這些廣告帶來的收入是少得很可憐(按一下才不足一毛錢),但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支持與肯定,讓我在這個文字已不太流行的世代下繼續這份堅持。謝謝各位!

以下是其他書籍分享文章連結:(*為個人特別推介) 

推理小說︰














文學類別

《小團圓》張愛玲著 把破碎團圓在一起的故事 NEW!

《百年孤寂》- 賈西亞.馬奎斯著 拉丁美洲的文學經典 NEW!

《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 - 活着是為了說故事》 楊照著 - 解讀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的意義 

NEW!


《長恨歌》王安憶著 - 與舊上海一起消逝的王琦瑤 NEW!

老人與海 海明威著 - 就是一個克服困難的故事

《咆哮山莊》艾蜜莉.布朗特著 愛與恨的呼喊

**《目送》龍應台著 - 目送的人、傾出的情

*《雙城記》 狄更斯 再黑暗的世界也需要光

罪與罰》 Crime and Punishment 杜斯妥也夫斯著 - 以思想為戰場的故事

《呼蘭河傳》 蕭紅著 - 寫的是河也是人

《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著 - 生死間的三角關係

*《傲慢與偏見》 珍.奧斯汀著 - 人性的兩大弱點(漂出)

《銀河鐵道之夜》 宮澤賢治著 - 談生死的童話故事(漂出)

《魯迅散文選》 - 魯迅 著 (楊澤編)- 走進當代文人的世界 (保留)

*《圍城》錢鍾書著 - 沒有蕩氣迴腸、卻語重深長的愛情故事 (保留)


投資理財類別︰















科幻類別

教養類別

基督教書藉

生活及健康

當代小說





其他類別



- 完 - 




2025年1月20日 星期一

《跑步,該怎麼跑?》尼可拉斯.羅曼諾夫博士,約翰.羅伯遜著 - 以推倒重來的決心向前

「很多人最後無法實現夢想,因為一旦他們發現自己所設下的目標有多麼困難,而且要花這麼多的時間做出如此大的犧牲時,他們才會了解到自己並沒有那麼想要那樣東西。如果人生中最美好的事物來得如此容易,每個人都可以輕易擁有他們,那就會失去他們應有的價值。」

(第41章 - 學習「姿勢跑法」是一輩子的事。)

《跑步,該怎麼跑?》尼可拉斯.羅曼諾夫博士,約翰.羅伯遜著 (臉譜出版

我一向覺得自己跑得慢又跑得短,根本不用刻意去學習怎樣跑步。不過人大了多了點休養生息的自覺,既然這個「姿勢跑法」聲稱可以令人跑得又有效率又不受傷,我覺得怎樣也得放下腳步,坐在紅土外花點時間先拜讀一番。

作為一個對人體體構、物理與運動科學也相當有研究的筆者,這本書當然是理論與實用兼備。頭70頁基本上都是理論為主,例如「姿勢跑法」如何取自大自然界動物奔跑的一些原則,以及分析跑姿對跑者的好處、省力地向前的原理等等。對急於跑步的各位(包括我),當然覺得這段大可「跳過」。 不過作為由序順序讀到結語的「死讀派」,加上為著要用心學好跑步這些事情,我還是存虛心傾聽這些「使用前說明書」。

入正題了。書中提倡的「姿勢跑法」是以「前足著地」、兩腳微曲、重心向前、不向前誇大步、少用腳根著地的跑步方法。


以上是起步的「關鍵跑步姿勢」,理論上跑動的時候維持這個姿勢就應該對了。

書的中段提及很多姿勢跑步需要留意的細節,在現今資訊的年代若然以動態的影片作解說當然會清楚得多。不過在他多次提醒的情況下,悟性一般的我也大概也可以得出一些重點:

之後的篇章涉及配合跑姿上各部分肌肉操練,加強伸縮力等介紹,由手指到大腿的操練動作五花八門,更有些動作是需要一位有心人同行、再加上器材才可以鍛鍊。

個人讀此大段落時心中有點不耐煩,決定記下一招半式好了。

(練習「關鍵跑步姿勢」,以大腿肌發力雙腳一起一落。說當然容易。)

(每天拉筋,作者真是專家,拉筋同一個部位居然都有十款八款動作。)

(練臀,一個人好了。)

(找個朋友跟你做這些鍛練臀部呢…..圖解是怪怪的。總之專心點,不要想了其他事情。)

(後大腿肌群的訓練方式…..這些朋友拉着鐵鏈,你在前邊跑的練習方式真是……朋友難找,跑步的朋友難找,要找一個陪你這樣練跑的朋友更難。我又沒錢找教練‥‥‥這部分果斷放棄好了)

「強化每個部位,只簡單介紹三兩種動作,然後每天恆常做不是更容易掌握嗎?」

我心中不免有這種疑問。但我亦明白作者介紹得全面點,闡述得詳細一點,佔多一點版面,對寫書人讀書人來說也是白利而無一害。而且鍛鍊肌肉與柔韌度對跑步的幫助,絕對是一個既沉悶,但又很重要的部份吧。

書的內容其實相當豐富,在沙灘上赤足練習的建議亦很有趣。作者頗貼心的,怕內容太多讀者記不下來,在最後的第六章作了很好的重點重溫,以及提出了一些「常見錯誤」

10個跑步的基本概念。

「懶懶地單看這幾頁去跑可以嗎?」

不是不可,但個人覺得學好跑步要有點耐性。坐著看書的耐性也沒有,遑論要在紅土上推倒重來再出發。

16個優秀跑步技術規則

「姿勢跑法」是絕對好的,但錯誤的「姿勢跑法」便會帶來反效果

把舊有的姿勢一併推倒重來,對我來說是十分困難的事。因為自命從來沒有運動細胞,基本上我從小到大所有參與的運動項目都是在姿勢不正確的情況下玩樂一番。首次試驗了姿勢跑法貪心地試跑了1.4公里。(作者提議初試姿勢不要跑多於1.5KM,跑50公尺都已足夠,習慣一走十公里的我還是有點冒進。)


結果惹來第二天小腿酸痛,再拿這本書出來複查一下,知道問題所在了。

我顯然是誤把「前足著地」當成「踮腳跑」,兩者的差別在於後者強迫腳跟在落地時不觸地,只用小腿撐住落下的衝擊。幸好只跑了1.5KM,酸痛要休息幾天而已。

(圖片及資料出處︰徐國峰與科學化訓練: https://rocky549.blogspot.com/2015/06/blog-post_21.html)

再查查網上一些對「姿勢跑法」的研究,才明白自己遺漏了姿勢跑法所一再強調的重點:前足著地只是當做對了所有的事情之後的結果,它並非我們要主動追求的跑姿。

我一向對運動取得正確姿勢方面的信心都不太大,不過這次還是想花兩個月時間,短一點、慢一點、休息多一點,去驗證一下自己到底學不學得懂。

我有時很怕讀一本好書,因為它往往嘗試要改變你的壞習慣,挑戰你的固有思維。不過,樹木跟樹人都一樣,不去修剪雜枝,又豈能好好地開花結果呢?

- 《跑步,該怎麼跑?》 讀後感 完 - 

如果覺得看我的網誌有一些意思,請輕輕點擊網誌上的Google AdSense廣告以示支持。這些廣告帶來的收入是少得很可憐(按一下才不足一毛錢),但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支持與肯定,讓我在這個文字已不太流行的世代下繼續這份堅持。謝謝各位!

以下是其他書籍分享文章連結:(*為個人特別推介) 

推理小說︰














文學類別

《小團圓》張愛玲著 把破碎團圓在一起的故事 NEW!

《百年孤寂》- 賈西亞.馬奎斯著 拉丁美洲的文學經典 NEW!

《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 - 活着是為了說故事》 楊照著 - 解讀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的意義 

NEW!


《長恨歌》王安憶著 - 與舊上海一起消逝的王琦瑤 NEW!

老人與海 海明威著 - 就是一個克服困難的故事

《咆哮山莊》艾蜜莉.布朗特著 愛與恨的呼喊

**《目送》龍應台著 - 目送的人、傾出的情

*《雙城記》 狄更斯 再黑暗的世界也需要光

罪與罰》 Crime and Punishment 杜斯妥也夫斯著 - 以思想為戰場的故事

《呼蘭河傳》 蕭紅著 - 寫的是河也是人

《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著 - 生死間的三角關係

*《傲慢與偏見》 珍.奧斯汀著 - 人性的兩大弱點(漂出)

《銀河鐵道之夜》 宮澤賢治著 - 談生死的童話故事(漂出)

《魯迅散文選》 - 魯迅 著 (楊澤編)- 走進當代文人的世界 (保留)

*《圍城》錢鍾書著 - 沒有蕩氣迴腸、卻語重深長的愛情故事 (保留)


投資理財類別︰















科幻類別

教養類別

基督教書藉

生活及健康

當代小說





其他類別



- 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