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我相信外遇危機也可能帶來某些好的轉機,因此上有人問我,「那你是否會建議關係惡劣的夫妻來一場婚外情?」我的回答是,許多人罹患重病之後,人生會經歷正面的重大轉變,然而我不會建議人們試試患上癌症,同樣的也不建議人們來一場婚外情。」
個人覺得要寫這本書的閱後感想是非常難的,因為「感受」很易會被定性為對婚外情的「立場」。
「沒商量,婚外情一定係出軌個個問題啦!」身邊人如此說的時候,若我對這個STATEMENT有任何備註(更不要說不大同意),大概不是被歸類為支持「婚外情」的邪惡派別,便是被估算為預備出軌的姦夫淫婦。所以我寫這篇文章時也收起了簡單快捷的語音輸入法,畢竟家人聽到我不斷對手機說「婚外情」、「出軌」,我想比聽到「殺人」「放火」還要擔心。
所以無論你對書的內容表達任何意見,都很容易讓人覺得「你認為婚外情也有好影響」,或是「你對婚外情一事充滿好奇」。兩者是不見得是好評價,我想作者也是冒着被武斷批評的風險下完成這本作品。
第三者的誕生——出軌行為的再思 埃絲特.沛瑞爾 (時報文化出版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作者是一個擁有多年輔導婚外情夫婦的專家,閱歷甚廣。此書是她從十二個不同專題及角度,包括歷史文化、社會學、男女婚姻平等發展史、戀愛哲學、人倫心理學等多方面去剖析婚外情這件事。作者除了自身豐富的輔導經驗,亦引用了過百本典籍、全面分析婚外情的產生與影響。好在書中表達對婚外情的理解,個人覺得是客觀而有說服力的。以下就試試分享其中一二:
第一章- 外遇:需要開啟新的對話
「由於我相信外遇危機也可能帶來某些好的轉機,因此上有人問我,「那你是否會建議關係惡劣的夫妻來一場婚外情?」我的回答是,許多人罹患重病之後,人生會經歷正面的重大轉變,然而我不會建議人們試試患上癌症,同樣的也不建議人們來一場婚外情。」(028)
作者在書的開端時提到婚外情有時是難以界定對錯的。他舉出一個個案,丈夫照顧失智多年的太太,遇上一個情投意合的異情,這樣發展的感情算是婚外情嗎?另外,她指出若處理得宜,有小部份輔導個案也有美滿婚姻的結果。但他亦很強調一點:基於這個可能去嘗試是錯的。
「婚外情是背叛的行為,同時也表達了內心的渴望與心裏的痛苦。」(P30)作者明白婚外情包括了背叛與謊言,但她在輔導求助個案的時候發現,有些「出軌者」是在婚姻很不圓滿的下選擇了「出軌」,但達致婚姻不圓滿的行為,往往不會像「出軌」般受世人口誅筆伐。
「有人或許會認為,嘗試理解不忠,未必過於厚待這一行為,但這正是治療師的任務。」(P31)
作者指出作為治療師是要修補一個關係,但以一個審判的姿態去處理個案,其實對夫婦二人甚至其家族都不會有好結果。
第二章 網聊算不算出軌?外遇如何定義?
作者指出外遇的定義其實有廣,不一定局限於性行為。而且不同的文化與不同的時代對婚外情也有寬緊之分。有些個案事主覺得金錢肉體交易不屬於婚外情,但有些情況瀏覽色情網站亦被視為不忠。
而且第三者的位置是可以對調。當發現另一半有婚姻外的不道德行為時,自身同時也有可能成為別人的第三者。今天一個人可以成為別人的第三者,但當另建立家庭的時候,又會有另一個第三者在介入。
第三章 分外情今非昔比
婚姻由社會功能主義逐漸趨向浪漫主義,所以婚姻漸形成為人生穩妥、安舒、幸福的全部,所以婚外情的破壞力也隨之而更強。因此婚外情在不同文化下也有不同的「接受」程度。男女在婚外情的批判與懲罰上也大為不同。
第四章 萬箭穿心:婚外情為何傷害這麼深?
此章細節地剖析受害者的心境與行為,她/他們的想法
另一方面,作者指出輔導出軌者要讓他/她的「羞恥」發展成「愧疚」,所以令出軌的人「羞恥」、被揭發未必能解決問題,真正讓關係修補出於悔悟才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
此外,被背叛的另一半會覺得被遺棄、被出賣,這種感覺會讓人感到自我也被迷失了。但作者提醒受害人「人生中決定你是誰的,還有其他許多事物」。
它有引用了在猶太大被屠殺時的倖存者維特.佛羅克的一句:「人的所有東西都可被奪走,唯有一件例外,就是人類的最後一項自由——擁有在任何情景中選擇自己的態度,選擇自己的方式的自由。」(P106)
作者以此勉勵所有在婚外情中受傷的人。
第五章 恐怖小商店:某些婚外情傷害更深?
「朋友通常都太快做出草率的判斷,提供過於簡單的解決方法,還很積極地責怪對方….」
作者引用很多個案,指出很多特殊情況會在出軌行為上帶出比謊言與背叛更多的傷害。
「金錢、孩子、性病、預謀、即興、羞辱、自我懷疑、閒話與批評、還有特定的人、性別、時間地點、社交脈落……所有背叛故事雖然都有共同的特點,但其經驗卻都是獨一無二的。」
作者提到有性醜聞的前美國總統克林頓的事情,他太太選擇了原諒丈夫,卻被平權人士大肆批評。這些批評無疑在婚外情上加深對受害人的負擔。
第六章 醋忘:愛慾的火花
醋意的分析很另類,它往往被視為負面情緒但其實不是。我們都認為妒忌別人是不好,但作者提醒我們要誠實地面對自己,妒忌另一半移情於另一位異性其實並不是錯的感覺。
第七章 自責或報復:傷人傷己的雙面刃
作者從多個個案中歸納出被背叛後的自卑與報復行為的心理。
兩人在相愛下的犧性,不論是事業興趣時間也好。婚外情的出現嚴重地摧毁了之前兩方的犧牲,當覺得一直的犧牲行為原來完全是不值得的時候便會產生報復心理。
但報復從來不會令事情改變或改善。
第八章 說還是不說:隱瞞與坦白之間的權力關係
作者探討的是真相對婚外情兩者的利弊,指出「坦白不一定是好」的爭議性,有時只是出軌者,希望得到救贖的原因,在沒必要的情況為被欺騙者帶來傷害。
偵探式與調查式問題的不同,問有價值的問題,避免無謂的資訊(例如第三者的性愛技巧)所帶來的困擾 (P189)
第九章 幸福男女也出軌 探索婚外情的意義
作者在此章究竟為何幸福的婚姻也會有出軌行為。
「婚外情並非是個人困擾所造成的症狀,而是更應被視為人生拓展的經驗,並涉及了個人的成長、探索和轉變。」
作者提出某些婚外情不是出於婚姻問題。只能夠說人就是那種容易動情,對婚姻的穩定與婚內情的冒險有同樣的渴望,
第十章 禁抑之愛:死亡感的解藥
進一步從個案中探討在美滿中找婚外情的原因,提及「婚外情」帶來的激情、冒險,與「正常婚姻」的穩定、安全。
第十一章 性愛只是性愛,有這麼簡單嗎?外遇的情感經濟學
「愛與慾分離的個案」作者面對一些個案,丈夫與太太關係良好,但男方與愛妻行房時出現勃起問題,但與妓女交易卻又功能正常。(P246)在細心查問後發現男方原來在童年的時候母親遇上父親的暴力對待,於是在有陰影的成長中產生了保護女性的責任心理。所以這種保護機制,便令他對身邊所有愛情關係的女性產生防衞心理。對沒關係的妓女卻沒有這方面抑制。
「但是如果我們在婚姻罪行中給予出軌如此特殊的地位,就可能只得出軌發生前已存在,甚至可能是導致出軌的惡劣行為遭到忽略。」(P267)
作者提出婚姻的問題,「第三者」可能只是其中一個結果,很多比出軌更醜惡的傷害行為卻被忽略。
另一方面,坊間亦很容易把出軌的性行為歸咎於「性成癮」,以疾病來簡化了問題的複雜,其實一個男人(或女人)不滿現在的性生活而四處外出求出路,很多時候也不是一個簡單成癮問題就能解釋清楚,必須要深入了解夫妻的家庭背景、相處模式等等很多的因素。
第十二章 背叛行為有其根源?婚外情與其他婚姻摩擦
作者指出婚外情在美國社會中仍然是最大的一個不受歡迎行為,在婚外情的討論中了往往忽略了婚姻中更大的不當行為。例如多年被太太拒絕親密的丈夫、被丈夫虐待的太太,他們的婚外情並非只是出於「不忠」。
「出軌」在美國社會中仍然是在婚姻中最被譴責的一件錯事,甚至比家庭暴力、爛賭導致家庭經濟困難,亂倫還要為人所厭惡。
作者亦分享了一些相當複雜的個案,夫婦二人關係良好,但各有婚外情去彌補婚姻上的某些不足,這種以婚外情去穩定既有婚姻的情況,筆者也顯得束手無策。但他強調要處理婚外情的事,是需要很長時間的理解與輔導。
第十三章 情人的兩難困境:與第三者對話
第三者的感受在婚內情個案的輔導中往往被忽,所以以他們的訪問令讀者對婚外情一事有更全面的理解。在個案之中也很容易發現一點:第三者的思想原來也很成熟,有很大部分的第三者並非如大眾理解的…….那種不理智、品行差劣奪人所愛的狐狸精。
這一章作者有一句歸納得十分好:「要是我們不曾理解第三者的觀點,我們也將永遠無法完全理解,愛情在我們生命的景觀中留下的曲折路徑。」
第十四章 占據婚姻:對單一伴侶制的不滿
這章剖析「單一伴侶制」與「開放式婚姻」。當你讀到@開放式婚姻」的時候,你會發覺這個世代真是什麼光怪陸離的婚姻關係也會發生。作者對開放式婚姻抱一個很懷疑的態度,好不太認為「容讓第三者」的婚姻可以減少謊言與背叛的機會。
第十五章 暴風雨之後:婚外情的後續情事
本章談及婚外情後的婚姻。作者以「受傷者、重建者、探索者」三個方向去歸納受害者的出路。探索者代表兩人在婚外情後一起尋找婚姻關係的出路,最正面。
作者在最後一章的總結也很值得令所有在婚姻中的讀者深思:
「許多人想知道的,是他們如何在無需親身經歷的情況下,從婚內情中吸取其某些教訓。這裏所涉及的問題有兩個:一是我們如何才能保護婚姻關係免受婚外情威脅?而是我們如何才能將這不當之外所具有的情慾活力放入我們的合法婚姻之中? 」(P365)
了解婚外情,不是因為蠢蠢欲試,而是把響外情的吸引力帶進現在的婚姻,不要一廂情願你覺得另一半是良善的人而覺得婚姻會自動美滿。(有出軌經驗的朋友,據我所認識的,其實也不一定是人格很有問題,雖然我們經常以這些事否定了一個人。)婚姻其實是一個需要兩人共同經營的事。個人覺得這是一本很正面、務實、客觀談婚外情的書。
第三者的誕生-出軌行為的再思 The State of Affairs 埃絲特.沛瑞爾著 - 婚外情的多角度剖析 - 閱後感 - 完 (2025第61本書)
如果覺得看我的網誌有一些意思,請輕輕點擊網誌上的Google AdSense廣告以示支持。這些廣告帶來的收入是少得很可憐(按一下才不足一毛錢),但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支持與肯定,讓我在這個文字已不太流行的世代下繼續這份堅持。謝謝各位!
以下是其他書籍分享文章連結:(*為個人特別推介)
推理小說︰
*《半自白》橫山秀夫著 要守護誰?NEW!
文學類別︰
《百年孤寂》- 賈西亞.馬奎斯著 拉丁美洲的文學經典 NEW!
《馬奎斯與他的百年孤寂 - 活着是為了說故事》 楊照著 - 解讀經典之所以成為經典的意義
《罪與罰》 Crime and Punishment 杜斯妥也夫斯著 - 以思想為戰場的故事
*《傲慢與偏見》 珍.奧斯汀著 - 人性的兩大弱點(漂出)
《魯迅散文選》 - 魯迅 著 (楊澤編)- 走進當代文人的世界 (保留)
*《圍城》錢鍾書著 - 沒有蕩氣迴腸、卻語重深長的愛情故事 (保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