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追啊,難道你想一直躲在暗處嗎?」

「爸爸,這本故事書好看!」
學校書單上的故事書,學生要讀當然也是出於「不可抗力」的原因。不過「好看」二字出自喜歡看電視打手機的小孩卻肯定是出於自願。所以,作為一向有閱讀習慣又鼓勵孩子閱讀的爸爸,實在沒有拒絕讀此書的理由。
《追光少年》林滿秋著 (遠見天下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故事圍繞着三位少年:阿福、邵文與楚元元。阿福幼年喪母,爸爸是一位警察,卻在一次執行公務中被槍殺殉職了。由於他爸爸是一個公認的英雄,阿福在身邊人的過份的關注及保護下形成了一種極度反叛的性格,漸漸成為了一個沒人願意收養的問題兒童。最後被送往「特教學校」,遇上了有輕求弱智的邵文。邵文的單純與友善令一向自我中心的阿福打開了心扉,二人成了好朋友。但一向被社會標籤的阿福又因被誤會而被迫再次出走,幸得邵文的陪伴,在流落時重遇了當年無故失蹤的好友楚元元。
故事就在三人同行的情況下發展,阿福父親殉職的真相亦逐漸揭開。楚元元當年原來是被阿福爸爸所救,邵文的爸爸更是當年跟阿福爸爸對峙的那名疑犯 一 一次槍擊事件關繫着這三位少年。
作為少年讀物,作者筆下的故事滿有溫情。邵文看似思想單純得沒有煩惱,但原來自身心中都有想逃避的黑暗。當阿福以「追光遊戲」鼓勵他重新振作的一幕很感人。
故事橋段雖然部份有點牽強 - 例如他們出走後回到阿福的舊居暫住,棄置多年的舊屋內居然設備應有盡有。不過作者利用倒敘及插敘方法去補充情節,令當年影響三人的槍擊事件真相保持一種懸念,這是青少年小說中少有的謹慎鋪排。這一點作為成年人的我讀起來也覺得有點驚喜。
另外,故事結尾我倒是很喜歡的。槍擊事情一切都似乎都水落石出了,但作者讓三位少年與奸角的最後結局卻保持留白。我想作者想帶出的是 - 我們面對事情狀況、周邊環境也許都無法改變,但「把自己埋藏在黑暗中」還是「努力追求光明」兩者卻是可以選擇。
故事結局未明,但三位主角顯然是選擇了活出後者 - 這已是很好的結局。
《追光少年》林滿秋 著 - 走出黑暗的勇氣 - 閱後感 - 完 34/40
如果覺得看我的網誌有一些意思,請輕輕點擊網誌上的Google AdSense廣告以示支持。這些廣告帶來的收入是少得很可憐(按一下才不足一毛錢),但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支持與肯定,讓我在這個文字已不太流行的世代下繼續這份堅持。謝謝各位!
以下是其他書籍分享文章連結:(*為個人特別推介)
推理小說︰
文學類別︰
《罪與罰》 Crime and Punishment 杜斯妥也夫斯著 - 以思想為戰場的故事
*《傲慢與偏見》 珍.奧斯汀著 - 人性的兩大弱點(漂出)
《魯迅散文選》 - 魯迅 著 (楊澤編)- 走進當代文人的世界 (保留)
*《圍城》錢鍾書著 - 沒有蕩氣迴腸、卻語重深長的愛情故事 (保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