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11日 星期五

《我殺了他》東野圭吾著 - 加減數也可以讓你頭昏腦脹的推理故事


我曾幾何時覺得今年暫不會再讀東野圭吾先生的著作,畢竟去年讀得太多,想讓腦袋休息一下拜讀其他作者的書。

不過,在圖書館隨心、也是不禁地又取了一本。我喜愛東野先生說故事有點浪漫惑的風格,他的推理小說的套路與主題亦是變化多端。而且現代文學,優雅之餘沒有太深奧的高言大智,又能平實地訴說社會的現況。

《我殺了他》東野圭吾著 

在我讀過多本東野先生的書來說,這本書算是很純正的推理。故事以幾位角式的第一身視角交替地推進故事劇情。帶領讀者們一起解謎的是加賀恭一郎,這位思想獨到、沉默寡言又鍥而不捨的幹探。

除了推理誰是殺人兇手以外,作者似乎不打算在本故事中帶出任何其他的訊息。所以,推理小說迷是很難不愛此書的明快節奏。

故事講及作家穗高誠是一個人格十分有問題的人渣,他在自己與神林美和子的婚禮上中毒身亡。故事中的三位主角,美和子的哥哥神林貴弘、穗高的經理人駿河直之、穗高的舊情人與合作夥伴雪笹香職,他們都有強烈謀殺他的動機與可能性。

故事最懸疑的地方是,他們在各自的自白中都曾經說過:「是我殺了他。」

到底是誰殺了他呢?故事一直圍繞着毒藥膠囊數目的數學問題。毒藥是由被穗高無情拋棄的浪岡準子製作的,而三位嫌疑犯分別都與這12粒裝的自家製毒藥曾經接觸過。瓶內的藥一多一小一加一減,都是線索與破案關鍵。

純推理的故事沒有太多要讀者反省思考的地方,不過就是加賀與幾位嫌疑犯的你來我往的對話已經夠精彩。

最後段三人面對面與加賀對質的一幕令故事來了高峰。毒藥看似是那個時候混進去的,原來又不是;看似劇情是這樣推進的,原來又不是。這種層層遞進反轉再反轉的橋段令讀者看得心跳加速,想快點「去到最後一頁找答案」的感覺非常強烈。

最後「兇手就是你…..完」,繼《誰殺了他》之後,作者又給了大家一個留白的結局。(也許東野先生嫌沒社會議題的純推理未能好好操練讀者們的腦袋,倒不如將兇手的名字隱藏起來,讓純推理迷將自己的思維集中在誰是兇手的討論上。)

就曲折離奇的故事劇情,以為是原來又不是的橋段,作為推理小說迷來說這書是不容錯過。

以下是個人對兇手是誰的看法,不想劇透踩雷的朋友請在這裏停下。

故事最後,加賀美和子的藥盒上發現了一組「沒關係人物的指紋」,比較容易理解的指紋應該是屬於穗誠的前妻,所以可想到這個是跟穗誠一式一樣的藥盒,由於故事提及穗誠格外無恥地把很多前妻的東西堆在經理人駿河直之家中,所以兇手應該是駿河直之。他看似沒有放入毒藥的時間,但他可以把毒藥先放入前妻的藥盒中,見神林貴弘沒有「出手」,自己在最後之時來個偷龍轉鳳‥‥於是一切便解釋得到了。

《我殺了他》東野圭吾著 - 閱後感 - 完

如果覺得看我的網誌有一些意思,請輕輕點擊網誌上的Google AdSense廣告以示支持。這些廣告帶來的收入是少得很可憐(按一下才不足一毛錢),但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支持與肯定,讓我在這個文字已不太流行的世代下繼續這份堅持。謝謝各位!

以下是其他書籍分享文章連結:(*為個人特別推介) 

推理小說︰











文學類別

《長恨歌》王安憶著 - 與舊上海一起消逝的王琦瑤 NEW!

老人與海 海明威著 - 就是一個克服困難的故事

《咆哮山莊》艾蜜莉.布朗特著 愛與恨的呼喊

**《目送》龍應台著 - 目送的人、傾出的情

*《雙城記》 狄更斯 再黑暗的世界也需要光

罪與罰》 Crime and Punishment 杜斯妥也夫斯著 - 以思想為戰場的故事

《呼蘭河傳》 蕭紅著 - 寫的是河也是人

《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著 - 生死間的三角關係

*《傲慢與偏見》 珍.奧斯汀著 - 人性的兩大弱點(漂出)

《銀河鐵道之夜》 宮澤賢治著 - 談生死的童話故事(漂出)

《魯迅散文選》 - 魯迅 著 (楊澤編)- 走進當代文人的世界 (保留)

*《圍城》錢鍾書著 - 沒有蕩氣迴腸、卻語重深長的愛情故事 (保留)


投資理財類別︰












科幻類別




教養類別

基督教書藉





生活及健康


當代小說


其他類別


- 完 -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