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錯置的位置,錯置的感覺。」

「謝謝你們,為何我跟書索號也找不到它呢?」
《錯置體》藍霄著 - 一切「錯誤」沿於「錯置」(博識圖書出版有限公司)
這書特別地方,是筆者藍霄以他的本名及醫生兼推理小說作家身份的角色登場。(與現實生活的角色的專科不同,現實生活中的藍霄先生是婦科醫生,書中的他是精神科醫生。)所以故事中提及「推理小說」這個課題的內容也非常多。就是一部談「推理小說」的「推理小說故事」。
故事中提及有關推理故事的這一段最為深刻:
「傳統推理小說有四項要件:一. 發端要神秘、二. 經緯要緊張、三.解決要合理,.結果要意外。」
或許我們可以就故事中提出的這幾方面去思想一下《錯置體》在這幾方面的表現。
故事講及推理小說家藍霄收到一封署名讀者(也是病人)王明億的來信。這位讀者表示他有一天在咖啡室,從洗手間回來後便遇到了不尋常的經歷——身邊所有朋友一下子都忘記了他。
但他卻引用了自己七年前的一次姦殺犯罪來證明自己的記憶沒有錯誤。更重要的是:
「藍霄先生,當年,您也有份!」
就故事的「發端」來說,《錯置體》做到了一個很詭秘的效果。來信者身邊的人突然對他失去記憶、之後又發現來信者之死、主角的精液卻被發現在女死者張時芳的陰道之中…..一幕又一幕難以解釋的事件,令人聯想到這會不會只是掛名的推理小說,其實是像倪匡先生寫的科幻小說一樣天馬行空?
至於「緊張度」來說,個人覺得故事在推進上算是相當流暢。藍霄的朋友秦博士(作者慣用的偵探角色)追查王明億的真正身份,想像兇手闖入醫學研究大樓殺死張時芳的路線都有一定追看性。小李作為詼諧的襯托角色,以第一身的身份負責了其中故事的一段記敘部份,個人覺得表達手法挺新鮮的,但那種台式幽默個人就覺得轉彎末角對白太多,個人不太懂欣賞。
至於推理小說要做到「解決要合理」,個人覺得除了要看看行兇方法的可行性,還要看看這種動機與執行上的複雜性。簡單來說我考慮的就是——「兇手會不會為了小事而大費周章設計一個超級精密而又極度麻煩的大圈套去為了向人報復?」個人覺得「錯」一書的故事就有這一點理由不足下大費周章的弊病,只能夠說作者以行兇者為「錯置」的人,所以解釋到行為思想「錯置」得很也都算合理。我個人就覺得一個、或是幾個「錯置」的人也不該是如此「你情我願」,畢竟兇手的拍檔們就是一個「錯置」被描寫得沒個性沒靈魂。
「結局」的而且確是有點意外,但與其說兇手是「意思不到」,倒不如說兇手是「未曾想到」。個人覺得一個好的推理故事,犯案者應該在書中佔有一定相當的位置。此故事卻以一個「二打六」擔當這個犯罪者角色的自白作結,個人覺得揭曉的手法有點兒戲。所以讀者可以說是在毫無伏線下去接受結局。
不過,作者真是做到故事最後最後最後一刻才開估,這一點相當特別。
個人覺得,《錯置體》故事以談及推理小說與追查案件故事並行發展的表達算很新鮮。而且故事帶出社會中被標籤為「異類」人種那份無奈與悲哀,跟二十年後的今天,台灣社會那種「鼓吹平權」的風氣,應該說是一種「呼應」吧?
《錯置體》藍霄著 - 一切「錯誤」沿於「錯置」- 閱後感 - 完
如果覺得看我的網誌有一些意思,請輕輕點擊網誌上的Google AdSense廣告以示支持。這些廣告帶來的收入是少得很可憐(按一下才不足一毛錢),但對我來說這是一個很大的支持與肯定,讓我在這個文字已不太流行的世代下繼續這份堅持。謝謝各位!
以下是其他書籍分享文章連結:(*為個人特別推介)
推理小說︰
文學類別︰
《罪與罰》 Crime and Punishment 杜斯妥也夫斯著 - 以思想為戰場的故事
*《傲慢與偏見》 珍.奧斯汀著 - 人性的兩大弱點(漂出)
《魯迅散文選》 - 魯迅 著 (楊澤編)- 走進當代文人的世界 (保留)
*《圍城》錢鍾書著 - 沒有蕩氣迴腸、卻語重深長的愛情故事 (保留)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