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8日 星期二

《十個改變生命的屬靈操練》約翰.歐特堡著 - 學習快樂及慢慢的操練

「耶穌所講的好消息,不是在談死後進天國的最低要求,而是在談人類生命——你的生命——輝煌燦爛的救贖。改變的時候到了。」(P23) 

我一向不喜歡那些「十個成功的秘訣」、「二十個致富的方法」。我對此一向會帶點偏見去想 - 作者為了增長寫作篇幅會濫於充數地「唔夠十個都點整夠齊頭」。頭幾個好點子外都是「講來講去三幅被」。所以,我也不知道為何會在教會的書架上隨心借了這本書回家。(上一回在教會借書還是 "填紙仔"的時代‥‥‥)

不過,讀後覺得 - 這真是一本好書。作者在分享的不是基督徒應有的表面行為,他在書中點出很多信徒間思考上常有的弊病,令人讀起來很有共鳴。

(坦白說好的屬靈書都會道出人的罪錯來,被修剪的對好書的感覺又不一定是好的。)

《十個改變生命的屬靈操練》約翰.歐特堡著 - 學習快樂及慢慢的操練

書強調的是要培養「屬靈生命」是要操練,而不是「試試看」的心態。作者引用了運動員要表現更好,跳得更高、跑得更快,不是「試試看」就行,是要操練 - 但所指的並不是每天要讀經靈修禱告那類「教條式」的操練。

書的起始有很好的引子 - 「我們真的都會改變」作者引用了心理學家阿倫.貝克的話:「人際關係中最具殺傷力的信念是認為對方無法改變。」P17

我在教會的圈子中常遇到一些我覺得「返咁耐都係咁」的人,但回想起來對任何人有這個想法是不對的。

「耶穌所講的好消息,不是在談死後進天國的最低要求,而是在談人類生命——你的生命——輝煌燦爛的救贖。改變的時候到了。」(P23) 

在第二章作者提到「界線記號所蘊含的情緒遠超過其神學意義」(P32)所謂的「界線記號」,是被某個團體(即教會)用以増加虛假優越感的事物,用意乃在於排斥他人。簡單來說,我們都有一個「傳道人都不應該吸煙」的「界線記號」(吸煙當然是不對的),但不會對「傳道人因教會增長而驕傲自義」這些罪有很大反應。

有信徒戒不了煙,我戒不了貪婪,本質上也是需要上帝幫助。只是在「界線記號」下我看來比他「體面」點而已。

之後作者在第三章提出了一個很重要的問題︰「我們怎樣知道要做哪些屬靈操練?」

答案是 - 「屬靈操練是要先了解那些東西攔阻我們活出聖靈果子中。」(P50)

屬靈沒有訓練是不能夠讓人突然帶來改變。作者提到如果人每次禱告的時候也感到精神不足,「好好睡一覺,培養好的作息習慣」也是一種操練。

作者在第四章提到了第一個去操練的東西是「歡慶」。他指出基督徒常常忘記了「不快樂也是一種罪」。因為「靠主喜樂」其實是一個吩咐。另一方面,人不快樂很多時候是常常是因為「太專注自己」。

這時我想起自己一位親戚,常常都專注自己的感受,很客易發愁。就是自己不放過自己的例證;我想我們實在要避免這樣。

「我們都活在一種錯覺中,以為有一天情況改變了,我們就會喜樂。」

作者提出很多例子說明「其實最接近受苦者的人常常喜樂」的現象。

讀到這裡,我想到有時弟兄姊妹間「分享近況」往往變成了「訴苦大會」,我們又忙於處理我們身上過多的物資而「為許多的事思慮煩擾」。信徒群體應有的感染力可是會因為我們不夠喜樂而大大削弱。

第五章 - 不匆忙的生活——放慢腳步的操練 - 這給我很大的啟發。作者一開始引用了托馬斯.凱利 (Thomas Kelly) 的一句話「現在,人們把時間看得比永恆還重要。」(P81)

他提到耶穌很了解匆忙帶來的問題,「他屢次重人群和活動中退去,並教導門徒也這樣做。」(P84) 在我看來,保羅、摩西等大忙人,都很重視慢下來的需要。

作者提到放慢腳步其實不會令你錯過了事情,他提議讀者們花時間回顧一天 (P104) 

(我在想:每天花點時間回顧一下,其實不會很花時間。)

另外,作者提議我們在生活小事上學習慢下來,例如在付款時故意排一條長一點的隊,用漫步代替趕車。因為「怱忙病」會令人忙亂,而且即使我們開車狂飊快線,心是亂又煩躁了、不安全之餘時間亦省不了多少。

「攔阻我們長時間獨處的一大障礙是,我們總覺得自己在浪費時間。部份原因可能是我們被制約了,以為唯有「做事」才能證明自己的存在有意義⋯⋯」(P96) 

讀過此書後,我會多留意自己是否太怱忙。我發現香港人無論男女老少,很多時候的「怱忙」其實是沒必要的。這種怱忙而來的忙亂、不安,肯定會影響我們的情緒。有一次我在地鐵月台行走的時間感到被身後拿柺枚的老伯「緊緊貼住要超車」,我讓他先行後的感覺是:超過了我也快不多了吧。

「趕甚麼呢?不趕會有甚麼結果呢?」久不久問問自己這個問題。

第六章提到的是「禱告的操練」我個人對這一段很有共鳴,它道出了很多自己禱告上的問題。

「我們都因為不相信禱告,才會在危急的時候才考慮去禱告 (P100)」 - 我在反省自己的禱告態度,如果相信禱告會影響一件事的結果,理應無論事情大小,總會去禱告而且更會認真去做才對。我在想 - 也許我骨子裡不太相信禱告。

「我在簡單的禱告中,為心裏真正在想的事情禱告,而不是為我們希望自己心裏可以想的事情禱告。」P109 

有時我在禱告時會有很好的禱詞,但心想要的並不是這些。我在想 - 嘗試向上帝偽裝的行為是何等愚蠢?

作者引用魯益師先生的一句話:「把心中的一切帶到祂面前,而不是把應當在我們心中的帶到祂面前」(P110)

耶穌教門徒為日用飲食而求,我們也肯定關注自己的飲食。不過,我們祈求的時候有否嫌這太物質,不夠高尚。而去體面地求一些自己生活中從不關心但「應當關心」的世界大事?(關心別的事本是對的,不過我們也必要真誠地面對自己、更要真誠面對上帝。)

僕人的操練 - 此章所指的是服侍與謙卑。
「謙卑不是指說服自己或別人,自己沒有吸引力或能力不好‥‥‥謙卑是一種健康的忘我,和甘心順服有關。」(P124)

作者提到腓立比書2:6 - 「他本有神的形像,不以自己與神同等為強奪的;反倒虛己,取了奴僕的形像,成為人的樣式 ‥‥‥」希臘原文的「本」其實是「因為」,即是說神不是「有能力驕傲卻選擇謙卑」而是「因為他是神所以謙卑」。所以以神為榜樣的我們,不是因為我們「沒能力才要謙卑」而是要效法基督就是要作謙卑的人。

認罪的操練 - 作者提到「認罪」操練得當,是真的可以改變生命。不單令我們從罪惡感中得釋放,更是讓罪對我們的吸引力降低,讓我們不再犯。

書中提到的認罪是有一個心理上的步驟,而且也是附帶承諾地認罪。問自己為何會犯罪,回想自己犯罪的過程。再想想犯罪後帶來的結果。然後不單止是把自己的罪說一次,想想未來應該怎樣做,

就如撒該的決定——「把所有的一半分給窮人,向訛詐了的人還上四倍」。就是帶承諾的認罪。

作者提到「接受聖靈的引導」也是需要操練的。

我們都會祈禱,多少應為要向神說話,但是我們又似乎很少追求聖靈引導,甚至覺得「聖靈引導」是一件很神化的事。我們心中的上帝是只有聽沒有說的上帝嗎?

聆聽聖靈的聲音,不一定在大事上。反之,需要從小事做起「當平凡人說神向他們說話的時候,很多人會緊張,我自己也是,因為這種話被濫用了。」(P173)

下次有別人跟我說「主對他說話」的時候,我會收起「你算是誰」的既定概念。

第十章的主題是「自由的生命——守密的操練」

作者提醒信徒不要沉醉於別人的認可。「例如在生活中挑出一個人,把它放在你的禱告中。——不要告訴任何人。」或是自訂一個「秘密服侍日」,騰出時間,不求認可地去幫助別人。

第十一章是「專一的生命——讀經默想的操練」

「純淨」是美好的,它表示一件物件原本在沒有半點污染下的樣子。但今時今日我們對純正的標準有點參差,「純淨」甚或只是達到某一個所謂相對的標準。「純浮」對現代人聽起來有點古怪,但其實這才是符合主原本的心意,跟「純淨」相反的是「心懷二意」。

作者提到信徒們更多時候是表裏不一,甚至自欺欺人。作者提到他有時在聖經中找到而家亮光,便巴不得晚上跟人分享。但心中最渴望的不是造就人,而是讓別人覺得自己更睿智更屬靈。(作為Blogger的我也肯定有過種想法。)

「想像所有阻礙我們出現最美好思想的垃圾都已除去; 想像每當你看到別人時,第一個意念就是為他禱告或祝福他;想像每當你遇到挑戰或感到焦慮,最直接的反應是向神求力量;若你是已婚的男人,想像每當你看到妻子以外的女人,都當他是自己的姊妹或女兒;想像你真心希望「敵人」過得好。」(P203)

以上是盡心盡性愛神的「專一行為」我們可以做得到嗎?

記得當筆者正在地鐵車廂讀到此段的時候,眼前出現了一個我認為挺漂亮的少女(真是我認為而已,因為其實我看不見她的正面,不過她的背影配上短裙甚是好看。)

這時上帝好像提醒我:「這就是心懷二意了。」我為此不禁沉思:若然是正在打遊戲機的時候我大概不會發現她,所以「專一行為」是可操練的。

「在研究聖經的時候,我們需要獨得廣,了解大量資訊。可是讀經目的若是改變生命,就必須慢慢讀。」

「擁有聖經知識絕對是好事,可是知識本身無法改變生命,有時反倒會叫人自高自大。」P210

我也在學習專注一件事,拒絕一些無謂的資訊,操練守一。

十二. 內心井然有序——建立自己的「生活規則」

現代人的生活平衡概念往往着重平均分割,甚至把財務、職業、屬靈平均離分開,以致有一種錯覺——職業、財務與「屬靈」是無關的活動。但作者強調的是超越平衡的概念,即生命當獻給某個比自己大的對象。作者引用了保羅的生活 - 他其實是生活平衡度好低的人。被逼迫的時間遠比他的正職- 織帳篷的時間多。

作者在生活平衡上提到井然有序,作者引用了奧古斯丁的一句話:「井然有序的心就是——以正確的愛——透過正確的方式——愛正確的是——愛得恰到好處。」P223

忍耐的生命 - 苦難的經驗

書的最後一個操練元素是忍耐——「我們的能力和限制受許多因素影響,不是能靠忍耐就可以勝過。但是舉凡真正有意義的成就都得靠忍耐而得。恩賜、才能、智商——就某個角度來說,都不是我們可以控制的。忍耐卻是我們可以自己產生的恩賜。靈命改變不可無它。」(P237)

我們會主動讀經,主動禱告,但不會主動尋找苦難。然而生命中必有苦難找上我們。生命若要改變,就必須了解苦難的益處,或者至少要知道如何面對作者榮耀。

作者引用了亞伯拉罕來解釋操練忍耐的功課。

「亞伯拉罕獻以撒。亞伯拉罕的一生充滿了疑惑,他但他選擇了順服,並沒有退去。」(P239)

書的最後一章設有內容重溫及小組就各課題討論問題,個人覺得引用此書作小組分享也十分有用。

整體來說,作者在操練實踐上提供了一些很生活性的建議,他強調操練是建基於心態、生活日常小事多於行為表現上。他指出信徒群日常生活間出現的錯謬,是給信徒很有共嗚及反省的書。

十個改變生命的屬靈操練約翰.歐特堡著 - 閱後感 - 完

感謝大家閱讀、點擊、支持與肯定,讓我在這個文字已不太流行的世代下繼續這份堅持。謝謝各位!

以下是其他書籍分享文章連結:(*為個人特別推介) 

基督教書藉



文學類別

《長恨歌》王安憶著 - 與舊上海一起消逝的王琦瑤

老人與海 海明威著 - 就是一個克服困難的故事

《咆哮山莊》艾蜜莉.布朗特著 愛與恨的呼喊

**《目送》龍應台著 - 目送的人、傾出的情

*《雙城記》 狄更斯 再黑暗的世界也需要光

罪與罰》 Crime and Punishment 杜斯妥也夫斯著 - 以思想為戰場的故事

《呼蘭河傳》 蕭紅著 - 寫的是河也是人

《挪威的森林》村上春樹著 - 生死間的三角關係

*《傲慢與偏見》 珍.奧斯汀著 - 人性的兩大弱點(漂出)

《銀河鐵道之夜》 宮澤賢治著 - 談生死的童話故事(漂出)

《魯迅散文選》 - 魯迅 著 (楊澤編)- 走進當代文人的世界 (保留)

*《圍城》錢鍾書著 - 沒有蕩氣迴腸、卻語重深長的愛情故事 (保留)

推理小說︰









投資理財類別︰











科幻類別

教養類別

生活及健康

當代小說



其他類別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