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向很喜歡看譚耀文先生的戲,今次他更要親自唱主題曲,這也令我對此戲多了點期待,畢竟歌手出身的他唱歌卻是久違的事。(個人對他上次唱歌有印象的…..是「殭屍怪鴨」。)
(網上截圖)
所以雖然上演的場次少得可憐,要看時間好一點的場次又要刻意過海。
不過,找個理由去柴灣Cinema City走一趟,感覺不錯。
2院很小,觀眾連我得5人,戲院業的不輕鬆換來了我的輕鬆。(對我來說五人不算少,畢竟自己經歷過一人包場看「查無此人」。)
故事一開始給了譚耀文的角色一個很清晰的定位 一 出獄後風光不再的過氣大佬石三郎。故事背景正直後COVID年代,一切慢慢復常但萬事都不景氣的時代,時代跟主角的際遇一樣 - 毫無起色。
也許是過氣大佬,無論橋段,對白、甚至內容也令人覺得有點老派的感覺。(戲名叫拼命三郎主角又叫三郎,編劇似乎就是要名刀名槍地耍「老土」。)
三郎一開始在差館遇上了親生仔石頭(Locker飾演)這個橋段其實十分牽強。三郎很緊張兒子是否跟黑社會拉上關係而鬧上差館….老竇以前闖江湖犯了事,不想兒子重蹈覆轍的橋段又是有點陳腔舊調。
電影表達手法也是以電視劇的「簡潔易明」的水平。編劇用了很多方面的情節去交代石頭在新家庭中的「位置」,個人覺得其實一個來電顯示、一個酒樓內的座位配置已足夠交代了。怕你唔明說到明又是「老土」。
橋段雖然有點老土,但個人覺得場景營造得不錯,舊香港的街景拍得令觀眾較有代入感。個人頗喜歡父子在浴場對話的那一段,表現出父子間那種漸漸赤露敞開的感覺尚算自然。
另外個人頗喜歡一些前後呼應的場景佈置,父子在車廂中有兩場對戲,頭一幕兒子對保釋他的父親不但沒有感激而且全程無語。第二幕輪到了父親無言,兒子主動問他為什麼不說話的橋段,這個首尾呼應帶出人事關係的改變個人覺得很深刻。
「老竇如果好似以前咁行舊路你會唔會嫌棄?」
舊路 - 指的是重走偏門發大財,還是重回衣食不保的寒酸日子?
(網上截圖)
角色方面,我對譚耀文有點偏愛,所以亦不多談, LOCKER的演出算是中規中矩,演技不算很好但身體線條相當吸睛,可見為了電影在身形保持上花下了點功夫。鄭浩南作為奸角也恰如其分,難得他的身形與風彩維持在相當不俗的狀態。他跟譚耀文也令人想起「有點過氣的上一代」但他跟譚說教「世界已經改變」那一段,演釋出老戲骨才有的壓場感。此外一眾實力派的配角們也很有看頭。羅永昌的戲份很少但演出那份表面惡內心不錯的老闆角色很到位。袁富華求譚不要搞大件事所表現出的尷尬也很鮮明。反而羅蘭姐給我的感覺就真是很強的客串味道。
(網上截圖 - 看到這段令人想起一秒拳王 與 別叫我賭神。)
電影介紹把「拼」定性為動作片,感到有點奇怪,電影中真的不乏打鬥場面。不過重點似乎不在打,而在「打拼」。父子都明白有些美好日子過去了不能復再,但還要繼續打拼的精神。
電影用了兩幕相當不合理的父子相遇情節作了一個首尾呼應,一個差館一個醫院的場景去描述了這個父子,個人覺得幽默得來有點意思。
最後,石頭在醫院裏的IG post亦很有意思。「Fight for tomorrow! OR Fight for tomorrow?」
「日落是為了預備下一個日出的。」
我們的選擇未必改變得到結局,但儘管嘗試去改變吧?我想這是電影想帶出來的訊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