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9日 星期三

好時光 (三十三) - 終身學習



當有些東西跟金錢沒有掛鈎的時候,做的動力多少要視乎心情。寫BLOG便屬於這一類。所以,如果為父母是憂多於喜,這個部落要關門了。

回想由零歲到兩歲,照顧孩子是費神的,但還是以起居生活需要為主。不用考慮報讀哪家學校、不用想哪一興趣班又好玩又 "有用"、也不用安排練習班的日子最自在。現在的行動,多了家庭外的考慮, 學校,社會,其他人.....孩子們漸漸與社群互動,很多事也變得複雜。
「我不要穿這條裙出街...」父母簡單地為女兒作主扮動物也不能一廂情願。再看這個社會,在社會趨勢與正確方向中找平衡點絕不容易。

其實上學前一定要去PLAYGROUP嗎?個人覺得如果當Playgroup 是娛樂活動還好,但覺得它對小朋友學業有幫助的家長恐怕是要失望了。



(由細與哥哥play大的妹妹, 沒有上過playgroup)

沒有去Playgroup但有keep 住play的妹妹,在PN、K1的面試表現絕不失禮。我覺得個別名校選不上她,也多是因為做「倉務員」的爸爸家底不夠而已。(個人意見而已,Buy in Playgroup 的朋友仍然大有人在。)

現在哥哥上了K2可不一樣,功課天天有之餘更多了課外學習。下班後爸媽忙於督促K2的哥哥做功課,溫習課外的珠心算、練琴。上PN的妹妹卻十分悠閒地 "燎人玩"。自問不是怪獸家長但不足兩年之隔,悠閒與忙碌也是顯而易見。



在云云幼稚園當中,他們讀的可說是課程偏深、功課適中但“花臣“極多的學校。作為家長,每星期要寫手冊回應、又久不久要記錄孩子一件 "恩慈"、"仁愛" 等等的好行為。有時對著打架中的兩口子要"記錄孩子一件相親相愛的好行為"(兩個小朋友是記錄兩件才對),簡直是自命文人的寫作靈感瞬間也全被蒸發。

另外,那些家長做9成阿仔做一成的“親子功課“也很花心神。以前美術HEA做12年的我現在很有還債的感覺。不過,有時見仔女熱衷地做一成也是很值得高興的事了。雖然家長做的功課不比當學生的少,但是老師的辛勞、學校的貼心是可見的。孩子們也十分喜愛上學與學習,這一點很重要。


(哥哥的MCQUEEN功課文件袋近乎爆滿)

孩子們漸大,作為父母的時間空間也是不斷重新調配,有了孩子、又要加上衣櫃、有是衣櫃又要加上玩具,有了玩具又要加上文具、有了文具又要加上鋼琴...現在自己買一對鞋,經濟考慮之餘更要空間考慮。不過,人愈大要處理的事也愈複雜吧? 居於香港要處理土地問題是在所難免。不過兩兄妹見到鋼琴也是很高興。每次見他跟媽媽練琴,我也幻想他有一天成為填詞人 (笑)


(窩居加鋼琴, 你老爸話痛, 怎去解救..)

去年夏天,開始看著哥哥上游泳班,我欣賞他是一位很受教的學生。盡管在家中偶而有些霸道,在外對師長們也是有很強的服從性,這一點很像少時的我 - 祖母生前常說的 "正宗扮乖仔"。所以,玉不琢不成器,我也很樂意他受管,他一上課我看兩眼便自己去游水,我才不想做直昇機父母。另一個體鍛項目跆拳道,更是沒有家長陪同的玩意,手腳發展一般的他來說,這類訓練很重要,比老師加操調教也好。


(升黃帶了!! 我也少了體罰.....要不然不夠秋怎辦?)

眾多項目,對我來說最新奇的是珠心算,它的練習也是較多。不過能令一個四歲的小孩學懂一點雙位、甚至三位數加減的方法,難怪它如此受家長歡迎......


(哥哥做珠算的樣子很認真!)

「仔,珠心算很多功課你會不喜歡嗎?」有一晚睡前我問他。是實上,看他重複又重複計加減我也感到有點悶。也生怕他不明白赤木那名言:「基本最重要」的道理。
「不,很好玩﹗」愛玩的小孩當然梗有不想重複練習的時候,所以他如此回應也令我有點意外。在沒有算盤的時候他也不算很會計算,但幾個月內在寫數字上的進步,加上撥動珠時那份自信的模樣,對他來說是值得的。

老師說他在珠算上表現比高一級的同學更好,我常常提醒他、也提醒自己不用太高興,這些幼兒間比較沒甚意義。反而覺得那位同學的家長付了錢給補習社但又不跟進孩子做練習,然後預期小孩不練習又要學懂......我常提醒自己不要有付了錢便不用努力後期望小朋友自然會好的想法。


(Frog 我識,另一個要查字典...)

當然自問要家中跟進功課也有困難的時候,畢竟今時今日小孩學的、懂的太多。我們也不是萬能地樣樣會。「爸爸你跟小孩在家多 "len 史" 喎!」len史?自己cv 那個fluent mandarin 當然是fluent 但唔太準地亂吹。教英文已要字典跟身,教普通話更必定是瞎子領路,誤自己子弟,結果一星期後.....「小朋友講得好了些,但有些音不太準。」名師出高徒,預左啦。不過阿仔在學校普通話得 A又是甚麼回事呢?也許又是回應家長的那一句:要求不一樣吧? 唯有自己也多聽教材學準讀音,現今的父母真是邊學邊教,幸好跆拳道不用在家「練習」。


(每早唔想返學的小朋友...)

每天流程差不多也是一樣:自己起身 》叫/剷小朋友起身 (預期有人喊住唔想起身返學)》協助早餐刷牙洗臉換校服 》上班》下班》吃晚飯》睇功課》練珠算/普通話/溫習》親子娛樂》預備小朋友睡覺》簽通告....「N班的功課已經好少了!」在妹妹的家長群組,我常常以過來人的身分鼓勵其他家長。但另一方面...「小朋友上小學你仲忙呀,老麥。」總有另一些過來人會跟我說要有「與馬同跑」的心理準備。為父母可謂段段艱辛...


(嘩!! 搶分? 坊間的集作標題夠晒CHUR.....)

在這資訊泛濫的世界,「父母5個不可做的事,7個成功方法,9個教養心得...」每天也有很多專家教導我們怎樣「做得更好」,我想:也許「無知」也是種福氣。現在知得太多,心態上要「止於至善」多少也是種壓力。不過,想得多大小朋友也會發瘋,在學習外玩得痛快點也是要的。我們愈多學習事項,愈珍惜玩的時間。

我曾經在幼兒班的家長群中貼出哥哥週末的大堆功課。
“還有時間去海洋公園嗎?“ 有其他媽媽問我

有的, 即使處理雙份也是有的:


去九展鏈車....


去AIA 溜冰

去科學館,爸爸認真地講解 (唔係扮, 真係講解緊)

去佐敦谷放車,我玩得開心,阿仔笑到流口水!

野餐很開心....零食放題
 
兩仔爺去歷史博物館睇玩具,才知道你最鍾情還是科學館

北上掃射喪屍!!! BANG BANG BANG!!


哥哥最擅長的項目 - 踏車!!


跟小朋友玩個癲與跟進做功課一樣重要啊!
哥哥快要小學面試,妹妹亦快要上K1,他們的興趣是甚麼?他們需要甚麼?社會需要的跟他們真的需要分別又是甚麼?上帝又要我們留給他們甚麼?
為了孩子們, 爸爸要學普通話,媽媽要學彈琴,但最重要的我覺得還是要學做一個父母,有時連自己也管教不來,求上帝幫助我們有智慧教導,也成為他們的好榜樣。

 
- 完 -


















沒有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