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3月24日 星期四

祈趣京箱之旅(二) DAY 1-2 哥斯拉「祈」遇

平價並不代表服務差,HK EXPRESS 的服務員很年青,熱心,到達的時間比原定的還早。

只是細小的飛機都沒有多大位置,我們取BB車也得在行李帶一并處理,又剛遇上壞了的行李輸送帶.....不過,日本人在安排上從來沒有令人擔心的地方。

趕不上機場快線的我們,順利上了直往新宿的巴士。避免了拿行李+一家大小找升降機上落月台的痛苦,個人覺得乘巴士由機場去新宿更自在。

下車第一時間希望放下行李,但為了不走回頭路,我們還是打算先去六歌仙吃燒肉才回酒店。誰知今時今日的六歌仙已成了國際知名食肆,不單當天滿座,最近可預約只有2月23日晚上9:45PM (我們在東京的最後一夜)。所以要吃好的時段,出發前的那個預約長途電話是不可少的吧。我們最終也得先去酒店。

(一見到這個牌,我馬上叫麥太先上去看看環境...)



(阿女連行李們等等先...)

年輕時三人行住過了普普通通的西新宿酒店。婚後二人世界想住大一點,住上了老遠的GRAND HYATT。這次,選上位於歌舞技町的格拉斯麗新酒店 (Hotel Gracery Shinjuku),一是出於方便這最重要的考慮,加上酒店去年才建成,新酒店給我們的信心更大。



格拉斯麗新這個名字很難記,乾脆叫它哥斯拉酒店更合適。從新宿站下車,只要向歌舞技町方向望去,那高出一截的建築物便是了。只是哥斯拉位於八樓一角,要以恐龍頭來找酒店可不容易。

(中間的那座便是了!!!)



(從歌舞技町直去吧!!!)



(很多哥斯拉的海報,可惜我不是哥迷...)



(大堂)


終於到達了。哥斯拉酒店設備新也齊,只是個人覺得它的設計不是很管用,浴室的設計是硬把淋漓盡致跟浸浴分開,只是浴室內沒有掛鈎是怎樣一回事?












放下行李要找吃了,位於歌舞技町的中心,不愁沒吃的。位於紅燈區但品流也不算複雜,走訪了兩家食店,跟女兒去酒店下的 "四國" 吃個烏冬、二人再吃個若狹家的魚生飯。在東京,隨便找一家也相當美味。







(吃完一餐)








(又一餐)


吃飽好好休息,要知明天的旅程相當艱苦啊!!

上一回:祈趣京箱之旅(一) DAY 1-1 「祈」待的首航

下一回:祈趣京箱之旅(三) DAY 2-1 築地短祈遊

2016年3月23日 星期三

祈趣京箱之旅(一) DAY 1-1 「祈」待的首航



當告知別人將要去東京的時候,我們身邊湧現了一大群"日本專家"....
買甚麼、吃甚麼、住甚麼....資料豐富。所以,寫日本的旅遊BLOG要寫得有新意絕不容易。
我只希望記下旅程有趣的回憶,也同時給預備帶小朋友去東京、箱根的朋友一丁點參考。


要為剛滿兩歲的祈買一套來回機票似乎有點笨,但是基於多方的考慮,這 "兩帶一路" 的旅程也倉卒成行。愛女當然萬分高興,但面對第一次帶妹妹乘飛機、第一次乘廉航、身經百戰的爸媽還是有點緊張。

乘坐廉航,對小朋友最大的影響是機上沒有娛樂設備。
如何令千金在空中四個多小時的旅程中保持心情暢快? DOWNLOAD了叮噹劇的IPAD2、裝有拼圖遊戲的LENOVO、加上備有GAME、ABC SONG的三部手機,在飛行模式中仍舊運作自如的 "軍備",加上沒電也可運作的貼紙簿,以及終極必殺技 - 糖果,我們可謂嚴陣以待。



選廉航的另一大考慮行李重量的 "配置",基於買多怕浪費的原則,我們一邊執一邊磅,將寄艙的行李抑壓於25KG以下。對於滿兩歲的祈祈來說,2.1KG 的BB車不屬於必需品,原則上需要寄艙。但深知地勤人員多會容許年紀較輕的祈坐BB車上機,所以我們最終預備了23.8KG 的寄艙行李,再盡用三人7 x 3 = 21 kg 的手提容量,機關算盡地出發了。麥太要照顧祈祈,老麥一人如何應付二大三小一車共47KG的行李? 正所謂「窮則變,變則通」,人窮自會想出辦法來。




乘廉航吃東西亦要自費,登機閘口亦較遠,所以我們去了40號閘的貴賓室吃東西,方發現40號貴賓室的食物比近大樓的那間豐富,味道亦好得多。其實在機上吃的東西好極有限,遠不及在貴賓室多吃幾粒魚肉燒賣來得滿足。










身心裝備完成好,我們也準時出發了。但本可以獨享座位的祈祈,偏偏不肯帶安全帶,又要跟媽媽坐在一起。加上飛機上升時氣壓給她耳朵帶來的不適。千金在機艙內有一些小騷動。不過,用威迫利誘的方法也總算安靜也下了。










祈趣京箱之旅 - 要開始了!

下一回:祈趣京箱之旅(二) DAY 1-2 哥斯拉「祈」遇

2016年3月21日 星期一

好時光(二十)一 溝通

「甚麼來的?」
「魚....」

柏然指著祈祈手上的玩具問,祈祈的簡單回應。約半年前平凡不過的一個週末,我見證了他們的第一次溝通。

(SMILE!!! ~~~~~)

也許之後我會為他們的爭吵而感到厭煩,但對他們第一次的對話,還是很欣慰的。

有哥哥作為一天到晚的學習榜樣,本身已頗聰明的小祈在語言的學習可謂如魚得水。
「排排坐食啤梨」「ABCDEFG」這些哥哥入學才懂的歌,學前的她已懂得唱。她在面試時的表現亦是十分突出,不哭不鬧,對答清楚,分顏色認生果答中英文名稱對她也是毫無難度。我只是想 - 向K1哥哥不斷學習的她,是否連N班的學費也可省下。

(爸爸,烏龜會唔會咬祈祈架?)


(小忌廉靚你都靚)

滿以為妹妹只是一個懂得跟哥哥口水尾的傢伙,原來不是,至少常常要戴頭夾、項鍊的她有自己的少女個性。

有一次我餵她吃玉米,"Do you like Corn?" 我一邊問一邊餵。
「爸爸唔好講英文啦!」她的回應令我非常詫異,更令人詫異的 - "I want pink...." 她跟姐姐說話會自動轉CHANNEL。


好,就跟她談廣東話吧!閒時問她叫甚麼名字 - 「我係祈祈」,很溫柔的。
再問她叫甚麼花名 - 「麥詠祈.小豬!!!」,每當我想找些快樂便會如此問她。

有時我故意問她一些很難答的問題,她有時會說 「我都唔知喎!」,問她 "為什麼" 她又會說: 「因為"豬豬囉"!」(唔知點解就係 「豬豬」....)

(我最靚!!!)


與她對談,亂蹹一通也很快樂。


入學第二年的哥哥,當然比妹妹更會表達,說話的技巧亦很高。

(長輩們很不喜歡我教孩子的古惑表情,其實他們不是比我更古惑嗎?)


「爸爸,這是甚麼東西?」在超市指著朱古力問這個問題,顯而易見的意圖,但可看出那不俗的說話技倆。

有一次我親吻發脾氣中妹妹的額頭,他又說: 「妹妹唔乖你仲乜都錫佢?」他的說話很愈來愈有羅輯了。跟哥哥對談,心情好的時候跟他說道理他多少也會明白。

當二人的爸爸, 免得浪費, 有時要 “清理“ 他們吃剩的食物....
“爸爸, 你好肚餓呀?“ 妹妹說的話, 令我驚嘆她說話跟哥哥的程度原來如此相近.

我不吃飯、我不剭牙、我不睡覺 - 兩人溝通技巧愈強,有時也是多了些麻煩,父母每天也在交戰中。
「不刷牙嗎? 一係自己刷、一係爸爸同你刷。」
只是家人也喜歡利用形象兇惡的我,這一招萬試萬靈,他們一想到被我夾住手腳刷牙,馬上便懂得選擇自己刷,或找媽媽刷,去受社會服務令總好過坐監吧。你想他們不懂事, 他們還是懂分輕重....

(哥哥,影相呀!!!)

「爸爸,玩 "爸爸叫" 吖!!」
不過,他們心情好的時候也喜歡找我玩。爸爸叫是仿傚 "SIMON SAY' 的一個遊戲,帶遊戲的人叫 "爸爸叫 舉手",參加者就舉手,沒有 "爸爸叫" 開頭的動作就不要跟。當然這個規則對他們來說太難。所以我是用 "爸爸叫" 與 "爸爸無叫" 來進行遊戲。這個遊戲好處在不用道具,隨時隨地也可以跟他們玩。

(一人一個波先唔會爭.....除非你想踢足球變打架)

妹妹起初在 "爸爸無叫"的時候也會照做動作,哥哥亦常常笑她輸了。但幾個月後的今天,她已經懂得分辨了。

眾多指令中,爸爸最喜歡的是 「爸爸叫,攬爸爸」跟「爸爸叫,錫爸爸」,這些被孩子們搶著擁抱及親吻的經驗,無價的。

(他們總喜歡一起...)

他們愈來愈大,開始懂得一齊玩,他們的對答多是「我0既」、「比番我」、「我要搶」....雖然一齊玩也是以爭東西打架完場居多,但對他們來說也算是種體會吧?



(你們一起發火,爸爸就發巔...)



(妹妹找哥哥玩,尤如方東昇的一句: 又期待又怕被傷害...)

一星期前的那天, 睡夢中的小柏叫嚷起來, 起初以為是發開口夢, 細聽才發現....
"I feel cold..." 習慣跟Luna同房睡的小柏, 那驚人的語言學習能力不是上一代的我們可以預計的.

這天,希望找樂趣的爸爸又考祈祈了: 「講個故事比爸爸聽啦!」
「從前呢,有個爸爸喎,仲有個祈祈喎...跟住呢....」

她說故事,沒有內容卻十分動聽。而「爸爸與祈祈」這個故事相信會繼續精彩下去。














2016年3月16日 星期三

再見幽靈!

2016年3月某日
「送我到公司樓下吧,反正以後也是要自己多走路的日子了。」


昨天與孩子們跟你到Mega Box辦了「歡送會」後,麥太還是對你有些留戀。

這天,最後一次跟你走過城門隧道,很想毫不省力地狂踏、衝刺,讓自己在與你分別前再看看你的「極速狀態」。

分別,很難說這不是我的意願,自行在網上為你找新住家的回報也較高。只是要親自送你上路,這份心情特別複雜。相比他們,與你肩並肩兩年多的我對你感情肯定最深。
往沙田運輸處的路,是你最後一次送我,同樣也是我最後一次送你,面對相送的場景我獨自傷感起來。


 






我對你的能力,速度,以至一呼一吸也很了解,但當年在名牌學院多次重讀的我,可曾令你受過一些不必要的傷害。這些壞的也是好的回憶,在短短的路程中在廂內徘徊。

(你看如此小的柏然,便知這是新手的歲月)

(新手的護身符)



你來的日子比祈祈還早,家人由老到少對你的來臨都顯得很雀躍。柏然最先認識紅色也是因為你。當時一歲多的他,有一天在街上見到一架紅色林寶堅尼,便大叫 「爸爸車車呀!」,除了一笑置之以外我也弄不出別的反應來。

今天的他已懂事得多了。當他在街上看見其他人駕著你的同鄉,他會跟我說:這是「爸爸車車但裡面的不是爸爸。」他跟我一樣,對你的認知與感情在兩年的相處中累積了不少。

軚感一般,手腳不協調,方向感近乎零,認路就....我自問是駕駛庸才。
還記得深夜獨自去車場練習泊車的日子。每個朋友都輕鬆地說泊得多就識啦,只是我還是覺得要將勤補拙。尤其是有過在Mega Box遲遲泊不了車然後比後面司機 "怒啤" 的經驗,在泊車上可得要下了不少功夫。也基於過些經驗,我現遇上「阻住地球轉」的新手也特別包容,將心比己吧。







與你一起上班的日子很快樂。在貨櫃碼頭工作的日子,新手在不停回轉的斜道,跟一眾專業車手學習了不少。感謝你陪伴我走這風塵僕僕之路。之後到屯門倉庫上班,由起初懼怕這擺滿水馬的公路,到凌晨時分享受狂煈的經驗,感謝你每天開解我長時間工作的鬱悶。這年在小瀝源,與你重回學院考試的路也是充滿回憶,我的駕駛生涯在小瀝源開始,也在小瀝源暫且停下,巧合得令人多一份感觸。

再笨拙也好,天天練習的路段也較得心應手,在九龍,港島例必要抱緊GPS的我,在屯公及城隧也是「見步如飛」。一個人上路也不自覺任性地加速,有時更會單手拿軚聽著 Dog Fight 扮藤原拓海或城島俊也。喜歡拿自己開玩笑的我稱呼你為城門下坡道最快的血色幽靈 (麥太說這個綽號很爛)。自嘲?當然是,不過事實上在城門隧道的我比平日確實 「醒目一點」。


迪士尼、海洋公園、濕地公園、動植物公園、錦田鄉村俱樂部、流浮山、大棠、崇基學院、黃金海岸.....與你走過的每段路,一起體會新的事物,感謝你讓我開闊了眼界。自身不材,沒有帶你上山頂、去赤柱、遊西貢的能耐,希望我的接班人可與你走得更遠。



(幽靈在中大)



今天,你換上新的拍擋,血色幽靈也成為絕唱了。新的車主是一位年輕人,他似乎不太有耐性聽我講有關你的事。所以,心中那一句 「你要好好對它」的那一句最後還是埋於心中。

辦好轉名手續後,與你擦身而過也不想回看,以免讓年輕人覺得我太婆媽,要道別的再留戀也毫無意義。


沒有你的第一個週末,在商場巧遇你們家族的新一代,若有所思的我坐上了你的後輩。毫無疑問他們比年邁的你更年青有力 (柏然還嚷著要買....)。但相似的設定卻令我不禁想起你。

哥哥曾提我不要對死物太有感情。只是你給我家很多歡樂,孩子們很喜歡跟你一起,他們很喜歡在你那裡吃東西,他們喜歡在後座打架 (在任何場面也能專心駕駛可是我的得意技),那些回憶,跟那24000多的行車記錄一樣,是抺不走的東西。







沒有你的第一個週日,我們如常地去公園。也許是被你寵壞了,要在欣澳等轉車的我也感到有些不耐煩,但從港鐵站出來,從另一角度看公園的牌坊,好像意味著我們生活也似乎到了一個新的階段。


(沒有車的日子去公園遇上大雨,加倍捉蟲)






(孩子,何時有幸可以坐上你的坐駕?)






感謝你,血色幽靈,有緣在路上相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