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9月7日 星期二

我們的紀念冊(二) - 小學「之」味道

幾年前, 有朋友為了給我心理準備,對我說﹔「麥,小朋友一上到小學你就 “知味道”。」

第四年頭當上小學生家長的我,當然嘗過箇中的 "滋味"。這一刻,比起他們嬰孩年代時那種「叫聲爸爸都興奮」「首次走路都難忘」的寫BLOG心情是完全不一樣。

「催孩子做功課、兄妹打交、兄妹爭玩具、兄妹為去哪兒吃飯的爭論、孩子們駁咀、老豆大怒風筒式炳個仔」等等等等等…..這些寫作題材,寫實得不敢去觸碰,但畢竟小學生們天天供應的離不開這些話題………….

「爸爸,我要發明一個幫我做功課既機械人….」
「好主意阿仔,順便幫爸爸發明一個「篤」人做功課既機械人吧。」
個人認為,「做功課」從來不是最痛苦。「跟功課」才是。

「寫到咁鬼核突又無得擦……」

「跟功課」這一幕,有拿起功課勞心中的父母、及剛敷衍了功課後跑到另一端飛快進入遊戲模式的孩子。

哥哥首次動起了原子筆做功課,寫出來的字體跟他的個性一樣:無拘無束。在疫情管制主導的大世代下,他彷彿誤打誤撞地進入了「高小」的階段。原子筆嘛…..沒辦法「篤」促他刷去把功課改好一點也許不是壞事。放過他也等於放過自己吧。長大了,倒要放多黠手讓他自己來。

(跟孩子一起做功課豈只「督」促咁簡單。)



妹妹也升小二,坐校車的位置由車頭往後移了點。面對有比她低班的同學在場的她,當然也顯得格外神氣。在直資學校上學的她功課相對少,只是那些專題PRESENTATION,還有要用普通話幫她溫中文默書,實在點超過了我的能力範圍。

「沙E歌知…..豬者….」

「DADDY你講咩話?」

「”季節” 呀…. 唔講讀「龜姐」咩。)

搞不懂是考她還是考我。


(圖: 「爸爸去上班了!」我跟吃正在埋頭吃旱餐的妹妹道別,她頭也不回地講了一句BYE BYE.....當年衝出門擁抱道別的場景,對匆忙的二人來講也變得奢侈吧?」)

由他們出生至今,有一件事我幾乎每晚都做,就是睡前的「作故仔」時間。

「這個時候,面對大魔王捷古華拉,柏然唯有出絕招了…..龜…..波…..氣….功…..」我有時也不知下一刻情節會如何,當刻想到出招過過場胡混過去好了。

「爸爸你一定又係抄龍珠了!」孩子長大了,很多時也很有意見,少了講咩都聽的單純。

偶爾看他們一些舊片段,再看看眼前的他們。不知那一天開始,哥哥已長得十分「大舊」,妹妹也長高了。那份天真可愛已不常有,換來是他們多了自己的想法,也令我們多了點煩惱。當然,事情總是有兩面的。

「爸爸,你最喜歡那個朝代 - 楚漢相爭還是泰朝?」有一天哥哥邀請我與他一起洗澡的時候,他一邊洗頭,一邊問。之後,他侃侃而談地談起趙高與秦二世,頭頭是道,反而對歷史一知半解的我有點接不上。(阿仔總有天會嫌棄與爸爸一起洗澡,所以哥哥偶有共要求我也來之不拒。男女有別,阿妹就不可以了。)

又有一天,跟妹妹談起以前一個以前客戶的名字。

「他叫JAMIE,讀音理應是JAM-MI,但他卻叫自己做 “HI-MI”。」

「爸爸,他名字的 “J” 是 “SILENT J”,發音會變,有些歐洲名是這樣。」

「即係……」他們比我懂的事越來越多。

頃刻覺得,可不能單單以為他們只是小學雞了。他們可以更頑皮、亦可以更懂事。為父的,正嘗著小學生涯中那各式各樣的味道。

「這時候,邪惡既艾奧利使出了絕技 – 等離子光速拳….」依家作偵探故事,按聽眾要求都要加少少打鬥情節。

(之後講完故事仲話要講 "彩蛋”…..)

「爸爸,你又抄龍珠啦!」

「梗唔係啦…..講故駁故咁叻你自己作啦?」

孩子們,在成長路上努力撰寫屬於自己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