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16日 星期三

新年、虎年、辛苦年

十二時正的鐘聲響起了,各WHATAPPS群隨即泛起了海浪式的Emoiji,但也打破不了佳節本不該有的寂靜。

在疫情的陰霾下,虎年稍稍來到了。

正想多點誠意親手打一句「新年快樂」給大哥送上祝福的時候…..

「一個人困在竹篙灣過年可以有多快樂?」我的內心不禁出了一陣猶疑。

(對大哥來說一定是很難忘的新年,,,,我不在此代他說故事了。這是他每天唯一見光的強檢幾分鐘時拍下的照)


(雖然麥氏三子的生命力從來不用人擔心,不過我有點同你心地覺得堅係慘既.....這次應該係人生第一次跟他傾成個鐘電話了。)

家父不在的第一個農曆新年,團年、拜年的時、地、人也有一個全新的秩序。豈料大哥在一個幾無辜的情況下被衛生署夾了去竹篙灣隔離十四天。一下子四缺二,虎年的開局可算是有點運滯。

(大哥新年原來沒有吃過年榚,改天買一些去拜候他吧。)

我家桌上放了一個新攢盒,閒來沒事我也想開開找一點甜,一開才發現小孩們已「早著先機」。沒多拜年活動下的這個它,彷彿為了「被偷吃」而存在。

(有沒有聽過做功課做得多會爛牙?)

在虎中找點甜吧,很多事,在疫情管制下也變得很沒趣。

(感謝二哥送的水仙,在家感受春節僅餘的氣息,不錯。)

「唔打針唔可以…」「強檢排幾耐..」過年期間不管是8歲到80歲、不論是街上、電梯間討論得最多的也都有這些防疫、這些政策。

(過年活動一 - 四缺二參與小型拜年。)
(過年活動二 - 在沒有路人的都市行逛)
(過年活動三 - 城門水塘動態拜年)
新年的來臨,意味將於2月24日生效的一系列政策迫在眉睫 - 那些足以極大影響民生的一些政策。
某天某商場的一間小診所,門外排出了一條長得伸出了商場再繞幾圈的人龍。那時才八時多。

「請問這條隊是看病的嗎?」

「不,排打針」

目測龍頭到尾有近一百人,門外卻明明註明了每日限打三十針……我看得有些不明白。在言談間得知坐在頭位的伯伯在凌晨三時多已到了診所門口。為的只是確保往後可以出入街市 一 多卑微的一個小心願。

九點的開診時間到了,一位診所姑娘回來正要打開診所大門。

「請問看病是應該排…」

「我不回答你問題…」雖然姑娘頭也不回的相當沒禮貌,但我大概體會了她要面對群情洶湧的壓力。之後她一人用了約半小時的時間派了30個籌,並打發了往後乾排隊的人龍。

「每天處理排30以後的糊塗朋友可不容易吧?我知道不應打擾你,只是我真的不知道....」

「是的先生,剛才很抱歉…」

登記的時候我跟她聊了幾句,才發現她原來相當友善。

這一段時間,總覺得香港人折騰在這些事的時間特別多。除了做好照顧家人以外,向身邊的朋友多點關注,也許自己可以成為別人的祝福。

這個崩壞之年,人與人之間也許需要更大的愛。「活著去抵抗世界荒誕...」一起努力從虎口中找一點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