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3月29日 星期三

好時光 (三十三) - 終身學習



當有些東西跟金錢沒有掛鈎的時候,做的動力多少要視乎心情。寫BLOG便屬於這一類。所以,如果為父母是憂多於喜,這個部落要關門了。

回想由零歲到兩歲,照顧孩子是費神的,但還是以起居生活需要為主。不用考慮報讀哪家學校、不用想哪一興趣班又好玩又 "有用"、也不用安排練習班的日子最自在。現在的行動,多了家庭外的考慮, 學校,社會,其他人.....孩子們漸漸與社群互動,很多事也變得複雜。
「我不要穿這條裙出街...」父母簡單地為女兒作主扮動物也不能一廂情願。再看這個社會,在社會趨勢與正確方向中找平衡點絕不容易。

其實上學前一定要去PLAYGROUP嗎?個人覺得如果當Playgroup 是娛樂活動還好,但覺得它對小朋友學業有幫助的家長恐怕是要失望了。



(由細與哥哥play大的妹妹, 沒有上過playgroup)

沒有去Playgroup但有keep 住play的妹妹,在PN、K1的面試表現絕不失禮。我覺得個別名校選不上她,也多是因為做「倉務員」的爸爸家底不夠而已。(個人意見而已,Buy in Playgroup 的朋友仍然大有人在。)

現在哥哥上了K2可不一樣,功課天天有之餘更多了課外學習。下班後爸媽忙於督促K2的哥哥做功課,溫習課外的珠心算、練琴。上PN的妹妹卻十分悠閒地 "燎人玩"。自問不是怪獸家長但不足兩年之隔,悠閒與忙碌也是顯而易見。



在云云幼稚園當中,他們讀的可說是課程偏深、功課適中但“花臣“極多的學校。作為家長,每星期要寫手冊回應、又久不久要記錄孩子一件 "恩慈"、"仁愛" 等等的好行為。有時對著打架中的兩口子要"記錄孩子一件相親相愛的好行為"(兩個小朋友是記錄兩件才對),簡直是自命文人的寫作靈感瞬間也全被蒸發。

另外,那些家長做9成阿仔做一成的“親子功課“也很花心神。以前美術HEA做12年的我現在很有還債的感覺。不過,有時見仔女熱衷地做一成也是很值得高興的事了。雖然家長做的功課不比當學生的少,但是老師的辛勞、學校的貼心是可見的。孩子們也十分喜愛上學與學習,這一點很重要。


(哥哥的MCQUEEN功課文件袋近乎爆滿)

孩子們漸大,作為父母的時間空間也是不斷重新調配,有了孩子、又要加上衣櫃、有是衣櫃又要加上玩具,有了玩具又要加上文具、有了文具又要加上鋼琴...現在自己買一對鞋,經濟考慮之餘更要空間考慮。不過,人愈大要處理的事也愈複雜吧? 居於香港要處理土地問題是在所難免。不過兩兄妹見到鋼琴也是很高興。每次見他跟媽媽練琴,我也幻想他有一天成為填詞人 (笑)


(窩居加鋼琴, 你老爸話痛, 怎去解救..)

去年夏天,開始看著哥哥上游泳班,我欣賞他是一位很受教的學生。盡管在家中偶而有些霸道,在外對師長們也是有很強的服從性,這一點很像少時的我 - 祖母生前常說的 "正宗扮乖仔"。所以,玉不琢不成器,我也很樂意他受管,他一上課我看兩眼便自己去游水,我才不想做直昇機父母。另一個體鍛項目跆拳道,更是沒有家長陪同的玩意,手腳發展一般的他來說,這類訓練很重要,比老師加操調教也好。


(升黃帶了!! 我也少了體罰.....要不然不夠秋怎辦?)

眾多項目,對我來說最新奇的是珠心算,它的練習也是較多。不過能令一個四歲的小孩學懂一點雙位、甚至三位數加減的方法,難怪它如此受家長歡迎......


(哥哥做珠算的樣子很認真!)

「仔,珠心算很多功課你會不喜歡嗎?」有一晚睡前我問他。是實上,看他重複又重複計加減我也感到有點悶。也生怕他不明白赤木那名言:「基本最重要」的道理。
「不,很好玩﹗」愛玩的小孩當然梗有不想重複練習的時候,所以他如此回應也令我有點意外。在沒有算盤的時候他也不算很會計算,但幾個月內在寫數字上的進步,加上撥動珠時那份自信的模樣,對他來說是值得的。

老師說他在珠算上表現比高一級的同學更好,我常常提醒他、也提醒自己不用太高興,這些幼兒間比較沒甚意義。反而覺得那位同學的家長付了錢給補習社但又不跟進孩子做練習,然後預期小孩不練習又要學懂......我常提醒自己不要有付了錢便不用努力後期望小朋友自然會好的想法。


(Frog 我識,另一個要查字典...)

當然自問要家中跟進功課也有困難的時候,畢竟今時今日小孩學的、懂的太多。我們也不是萬能地樣樣會。「爸爸你跟小孩在家多 "len 史" 喎!」len史?自己cv 那個fluent mandarin 當然是fluent 但唔太準地亂吹。教英文已要字典跟身,教普通話更必定是瞎子領路,誤自己子弟,結果一星期後.....「小朋友講得好了些,但有些音不太準。」名師出高徒,預左啦。不過阿仔在學校普通話得 A又是甚麼回事呢?也許又是回應家長的那一句:要求不一樣吧? 唯有自己也多聽教材學準讀音,現今的父母真是邊學邊教,幸好跆拳道不用在家「練習」。


(每早唔想返學的小朋友...)

每天流程差不多也是一樣:自己起身 》叫/剷小朋友起身 (預期有人喊住唔想起身返學)》協助早餐刷牙洗臉換校服 》上班》下班》吃晚飯》睇功課》練珠算/普通話/溫習》親子娛樂》預備小朋友睡覺》簽通告....「N班的功課已經好少了!」在妹妹的家長群組,我常常以過來人的身分鼓勵其他家長。但另一方面...「小朋友上小學你仲忙呀,老麥。」總有另一些過來人會跟我說要有「與馬同跑」的心理準備。為父母可謂段段艱辛...


(嘩!! 搶分? 坊間的集作標題夠晒CHUR.....)

在這資訊泛濫的世界,「父母5個不可做的事,7個成功方法,9個教養心得...」每天也有很多專家教導我們怎樣「做得更好」,我想:也許「無知」也是種福氣。現在知得太多,心態上要「止於至善」多少也是種壓力。不過,想得多大小朋友也會發瘋,在學習外玩得痛快點也是要的。我們愈多學習事項,愈珍惜玩的時間。

我曾經在幼兒班的家長群中貼出哥哥週末的大堆功課。
“還有時間去海洋公園嗎?“ 有其他媽媽問我

有的, 即使處理雙份也是有的:


去九展鏈車....


去AIA 溜冰

去科學館,爸爸認真地講解 (唔係扮, 真係講解緊)

去佐敦谷放車,我玩得開心,阿仔笑到流口水!

野餐很開心....零食放題
 
兩仔爺去歷史博物館睇玩具,才知道你最鍾情還是科學館

北上掃射喪屍!!! BANG BANG BANG!!


哥哥最擅長的項目 - 踏車!!


跟小朋友玩個癲與跟進做功課一樣重要啊!
哥哥快要小學面試,妹妹亦快要上K1,他們的興趣是甚麼?他們需要甚麼?社會需要的跟他們真的需要分別又是甚麼?上帝又要我們留給他們甚麼?
為了孩子們, 爸爸要學普通話,媽媽要學彈琴,但最重要的我覺得還是要學做一個父母,有時連自己也管教不來,求上帝幫助我們有智慧教導,也成為他們的好榜樣。

 
- 完 -


















2017年3月24日 星期五

好時光 (三十二) - 大樹先生家訪

個人覺得帶兩個小朋友一起出外吃飯是一件苦差,但奈何是這種事是每星期發生的。現在的小朋友也不像我少時足不出戶,但餐餐吃飯看心情、看環境、看味道、看配套,對為父母的來說也是一種壓力。

老人家常說: 「食不言、寢不語」。專心吃飯是人所共知的大道理,但現在的親子餐廳似乎較著重"好玩"多於 "坐好吃"。就好像是帶出一個「小孩既然專心不了便讓他們玩過痛快吧!」的認命態度。


於是像大樹先生的家這類邊玩邊吃的餐廳也是大行其道,不用多說也是一席難求。樹哥由台灣越洋來港 "定居" 多月後,我們在朋友的幫助下才有拜訪他的機會。


荔枝角地鐵站一帶其實是一個逛街不錯的地方,早以聞名於女性世界的「香宮」已深受麥太歡迎。(本名是"香工 - 香港工業中心",不過對我來說這 "迷宮" 實在深不見底,加上一眾 "宮女" 朝聖..賓墟的感覺實在.太可怕了。)


在荔枝角站的另一面 - 大樹哥選上了D2 Place為家,D2可說是荔枝角的新熱點,亦是一家很有特色的購物中心中心,聞說當中既沒有連銷店的消遣地方,娛樂活動亦多元化,而且它又正在D2出口。
「你問D2點去? 咪D2囉!」免得看似被港鐵職員戲弄便識趣點吧!


言歸正傳,介紹大樹最好是用圗片來說話:


預約6:00PM,排隊入場,阿哥睇實條隊,阿妹就影下相先!

入口兩邊都是遊戲區 一 左面是沙池、右邊是波波池加其他,小朋友玩左先算也不能怪他們

波波池只得一組滑梯,但藍白的波波令人有清新的感覺吧! "看似比"冒記"整潔一些

波波池旁的遊戲區,有去過的朋友嫌它不夠大,但我的想法不同。夠完的話要咁大真有意義嗎?

面對一心想玩的哥哥,叫他吃完先玩沒大可能吧!

是日既是坐無虛席,不過又是「人去樓空」

開波!! 哥哥,等埋我!!

玩玩下老豆都唔理是常識吧!

我去旁邊另一區看看有甚麼好玩

可以玩耕田 (田點解有豹咁得人驚?)

煮飯仔套裝很齊全

積木跟路軌

玩完波波餓了嗎? 咁要著手整野食

我是第一次見士多啤梨園這玩意

0-24個月的遊樂園,小孩們對它的興趣也不大了!
 

 要成人陪同?....進來玩的小孩大都很守規,所以麥生麥太跟小孩交代過後開溜去吃了。


 又波波池又沙池,很難對它的衛生放心,不過清潔費仍是要交

成人最低消費是$120,但每個主菜也是$150以上,二大二少食物連清潔$600少不免。而且親子餐廳的食物多是小朋友喜歡的東西卻不見得很有益,食物質素就算是中規中矩了。

 
我們早已放棄要他們吃飽才玩的念頭了。
(老麥少時也是掛住打機不吃飯的死0靚仔。)

咖啡幾十蚊一杯,不過趁小孩走開噶一口可是無價
(不過說到一邊嘆咖啡一邊看小孩玩的地方,個人首選仍是MEGA BOX IKEA...平靚正之餘,爸爸慢慢嘆完杯咖啡小朋友仍未願走,媽媽更可自由逛逛。)

坐下吃了幾口意粉又「再戰沙場」。

 
下次來多帶一套衫是否更好?

 

小朋友有得玩之餘大人又可安安樂樂吃一餐,個人覺得性價比屬中上。不過,在 "諸多引誘" 的環境下也不能要求小孩們吃得太正經了。


8:45收工7:45Last Order,好生意又講究清潔的店早收也是好事,近三個小時的活動也是足以令他們放電。
下次再來吧? 若然訂到位的話....


- 完 -

2017年3月15日 星期三

我的「跑情」



2017219日上午98分,與麥太一起享受衝線的一刻。那刻感覺有些像放下手掣看爆機畫面,心情固然愉快,但最令人回味的是過程 - 難以忘記那流汗的歲月。當天完成時間1:17:53,對只練了一次10KM的麥太來說比預期要快得多,她的運動素質可真不錯。

(麥生麥太衝線的一刻.....看得見我們嗎?)



相比她,我能夠普普通通地完成十公里賽事,可不是一朝一夕。

JFG – GOOGLE 也找不到的團體名字,兩年來一直影響著我的生活。

兩年前的某天,幾個教會的朋友在你一言我一語的情況下,在網上開展了運動分享的平台。JFG (JOSEPH FITNESS GROUP) 一個小圈子得很的興趣群組。為什麼認識了十幾年的朋友才搞這等玩意? 答案不易考究。也許是人到中年,意識到自己身體將會、又或正要、甚或已經日漸衰落,想到 「不趁後生鍛鍊不行」的道理。

要決心做一件事不容易。記得兩年前第一天用心地做了幾下掌上壓。第二天手臂酸痛得發不了力。體質是弱得可憐之餘心又脆弱得想放棄。「老麥你踢開足球都咁弱?」是的,對自圓其說的守門員來說好龍門體能是不重要的,說穿了是從少也面對不了「弱」的殘酷現實。記得一次體育評估課,中學體育老師要我們各人匯報9分鐘跑了操場多少圈、一分鐘做了多少次掌上壓。「又無耐力、又無爆炸力」老師聽了我報下的數字,一面記錄、一面低頭對著記錄牌搖頭道了一句,當年對我的負面評價可謂「老實不客氣」。

所以,就算不是人到中年,其實也有鍛鍊的需要,只是沒有決心而已。有運動群組絕對可以為沒有決心的朋友加點動力。

不過,在這個得閒約人飲茶也十分困難的年代,JFG成員也是一個人運動的時間多。不過,精神上有同路人心態上可不一樣,一個人為健康去打籃球也感覺也變得不錯。而從來不覺得有趣的活動 - 跑步也是這時開始的。


(一個人打籃球的時候總是想起櫻木地獄式特訓射 ”20,000球,而我亦 200球才回家。)

20151026日,經過半年有多日覆日的體鍛練習,受JFG隊友的感染下第一次上街跑步。也許平日深蹲多做了些,14分鐘跑完兩公里時間上也比預期好,只是才跑兩公里也極度喘氣加上第二天腳脛何其酸痛,萬事起頭難。
當年才讀K1的兒子沒甚麼功課,麥生麥太的生活瑣事也較少。快要做好友姊妹的麥太間中也一起訓練,一起出汗的感覺還不錯。
開展跑步生活的2015年,最後兩個月共跑了23次,共77.74公里,當時的最遠紀錄是6.5km,算是有點進步。有人說10km 不用練也跑得到,在我來說可不是。


(2KM左右便瞳孔收窄,加上沒戴眼鏡,活死人一名...這張算影的正常了)
踏入2016,隨著麥太好姊妹的開心出嫁,跑道徑上也只剩下我一人。2016117日,JFG的幾位朋友昂然參加了渣打馬拉松,半馬、10KM的也有。沒信心參加的我留在綬跑徑,決定在同一日初次挑戰十公里,結果以1:15:08 完成十公里,算是為未來的參賽打下了一支強心針吧?

/
跑步次數
總距離
該月最長距離
2016/01
8
39.82
10.01
2016/02
1
5.07
5.07
2016/03
1
5.72
5.72
2016/04
3
22.93
11.4
2016/05
6
15.81
7.05
2016/06
8
32.69
9.05
2016/07
5
19.42
10
2016/08
13
46.95
10.23
2016/09
13
73.57
9.59
2016/10
5
29.95
10
2016/11
4
24.37
10.74
2016/12
0
0
0
Total
67
316.3

2016年跑了67次,共316.3公里。總算在跑徑上經歷春風秋雨、仲夏嚴冬。經歷過10度以下,跑了4km  身仍是冷的寒夜。也經歷了30度以上跑2km 也想嘔的吊頸狀態。下雨跑其實不是很安全。但作為自少已習慣在大雨中撲向泥濘的守門員,難玩的我也是享受下雨下所帶來人煙稀少的那份浪漫。而且,青衣海旁哪一個位置積水較多、哪一個位置較滑,常常往返的我大概已知道了。

(比起烈日,我更愛與雨點做朋友不過條街就靜到無朋友…)

「跑步會上癮的!」這話常常流傳在跑友之間但超級菜鳥的我親身也證明了這一點。以前有錢去買球衣好了。但過了初春穿T SHIRT 步也嫌不透氣,於是第一件跑衣、第一對切實用來跑的跑鞋、第一個跑步臂包、第一隻運動手錶相繼出現。


(入門平貨…)
晚上得以能夠跑步,要感謝照顧小孩們入睡的太太。一邊跑、一邊與海旁釣魚吹水喝酒的朋友一同享受海旁的夜色得確不錯,也經歷過精靈訓練員大集會的夜夜笙歌時期。


(路是公家的,心想訓練員多得一時唔多得一世,當跑步加點難度好了。)
但之後要幫忙照顧需要漸多的兩名小朋友,晚上的時間其實不夠跑長距離 (而且我又跑得不快),所以在朋友的鼓勵下我也開始試試挑戰睡魔,實行試試倒塔早起大作戰。「麥,我相信你可以。」一位JFG朋友的鼓勵說話實在影響了我,更令我佩服的是他比我更早起床、原因是為了練得更長、走更遠的路。


(不是早上跑嗎? 6:00前的早上可比黑夜更黑。)

有覺唔多瞓一刻然後起身去跑步的行為多少有點不情願。不過一邊跑一邊見證日出的感覺實在超棒的。日光出來的時候,跑徑、不、整個城市也彷彿像剛洗淨的感覺很清新。加上每早在青衣南橋底下吹色士風的中年男子、一眾看似乘車要你讓座卻又跑到快得叫你吃塵的老伯,再加上晨跑可避免阻礙一眾在路中心突然停下來辦要事的精靈訓練員。早上的香港是少點喧鬧,多點生機,令運動的心情也多點躍動吧!

懶理汗水的流向、細聽自己的呼吸聲,憑雙腳走到沒有去過的街道。對於這種沒有踢進球、沒有得分的運動,我愈來愈發現跑它的趣味性。


(住此區多年也未走過的地方)
(夜遊荃灣,誰在乎尾班車開了沒有?)
(沒有車,我可以走得很遠...)
一年多的練習,個人堅持很重要。但不能或缺的是友伴,因為有人明白你為何跑來跑去而自得其樂是很重要的。即使他們比我強得多,但與他們一起練習是一些很好的回憶….


20167月,在仲夏的日子展開了JFG的首次集訓。還記得下班後看到的那道雨後彩虹很漂亮。在雨後的彩虹下出發,天氣比夏天的三十度來得有善。
(鏗鏘集: 彩虹下的更生人士...是日拉柴)
提議的朋友在沙田河畔劃了一條13KM的路線。最後以1小時20分的時間完成10公里,但跑到12km便抽筋了,最後要爬回集合處。不過有沒跑的戰友在路上送上寶礦力 (還要連兩位可愛女兒在路上苦等超級落後的我),是件很窩心的事。

 

(8子去、7子回,有一個中途抽左行回去…..)
20168月30日,轉戰深并,下班後飛的去跑步再決定跑回家的鬥志很旺盛。這次上坡下坡比沙田難度較高,但總算以1小時15分完成 (當然又係最慢個位)。不過有長跑達人哥哥陪跑打氣,加上JFG好手SAMMY不介意陪伴只有餘力10分鐘跑1 公里回家的我 (其實稱不上跑)….練習時又多了幾分鼓勵!

(我又包尾,各位大可以沖埋涼等我,只是他們沒有,夠晒兄弟。)

(陪練的哥哥談笑用兵…有人話佢似細佬,是運動令人看得更年輕吧?)


練習多了,總想參加一些賽事,志在為練習定一些目標以挑戰自己,另外享受與一群人一起跑的樂趣。可是過程其不順利,在2016年報了三個比賽,結果因為病、處理家傭離職、工事等原因,一個也未能參加。我與跑步好像有些有緣無份。


跑步不是為了比賽。但缺席比賽難免有些失落,加上12月要處理家務,幾經辛苦2017才可重新上路。預備期待已久的首個十公里。



(2017,再上路,1小時9分相信是暫時的最好時間。)

「你似乎看來很緊張」步行上東區走廊預備開始的一刻,麥太問我。

她的讀心術很厲害。
緊張因為走到起點對我來說已是得來不易,即使對很多人來說只是小事一樁也好。渣馬的確是十分熱鬧的比賽,人多得像一個嘉年華,距離10公里長的高速公路上擠滿了人,置身其中是一件很有趣的事。


(我的首航 名中注定相伴的仍是太太…)

完成賽事的一刻,總算放下了「可能又要缺席比賽」的心理壓力。即使是十分普通的完成時間,但在自己的步伐下好好努力,自我提升也是很好的經驗。
20173月15日,跑步人生踏入了第507天,累積的跑程也突破了500公里。其實很多JFG的隊友已經累積上1,000甚至2,000公里的跑程,他們有些在比賽上已夠實力爭獎項、有些鬥志更延及海外,自問沒有能力與他們比較。但他們超強的實力與毅力,也激勵我要快一些、遠一點,在自己的步伐上加把勁。
沒有耐力、也沒有爆炸力也好,只是 「堅持也算是一種美德吧?」這是運動給我的啟發。



截至2017年3月15日
累積跑步次數113次
距離共500.37公里
跑一次最長距離13.83公里
2017的目標時間是1小時05分內完成10公里

- 我的跑情.待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