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0月22日 星期一

三人行 (二) – 改變常改變



三人行 (二) – 改變常改變

10月17日 – 22日

「麥生,這個電飯煲為何不自動跳掣?」陪月MAY姨問我

「不知道,對於這個電飯煲,其實MAY姐你已經比我用得更多了…哈哈!」爸爸以笑遮醜地回應。

這陣平常不過的炊煙,對麥宅來說是多麼不平常,我想連這個從 “掟錢樂園” 帶回來的電 飯煲也想不到坐了三年閣樓櫃的它有東山再起的一日。(也許 用“重見天日”來形容它 會更貼切…)

與電 飯煲一同 “活化” 的,是所有廚具。反而被吊高了的微波爐,有些時不與我的感覺。

整個廚房,以前只當它是煲水的地方。今天,爸爸一天內也多次到訪 – 洗奶樽、沖奶、消毒奶瓶….除了爸爸,MAY姨跟婆婆預備每餐也在這裡,這裡突然人氣暢旺起來。

在MAY姨的協助下,爸媽也找回一些睡覺的時間。吃過午飯後,爸媽便開始細看MAY姐示範如何替你換片、餵奶、洗澡….一個又一個簡單的任務也附帶十分複雜的程序,當中的洗手、洗手又洗手的 “董太級別” 清潔要求,對一向 “污糟” 的爸爸來說已很不習慣。


爸爸嘗試自己替你換片的時侯,在處理你後面 時卻 遇上前面 的突擊,經歷了 “買大開細” 的爸爸深明“換屎片” 比 “讀屎片”原來更難。不過,爸爸深明戰鬥力最低的自己若然在照顧你方面可以提升一下,對家中幾位偉大的女士來說是有一些實際的支持。

「若不是自己的仔仔真沒有這份能耐…」一向很愛潔淨的媽媽,面對你的便便時雖然念念有持,但也可是毫無懼色,這份氣慨也是激發爸爸努力不懈的動力。

每天在家吃得清淡、家務做得頻繁、少上街,加上不定的休息時間,這種生活方式給爸媽十分陌生的感覺。

白天,每當你有異樣的時候,有MAY姨當然是沒問題,爸爸也慶幸自己有聘請陪月姐姐的決定。但問題往往是在夜間發生…. 以我所認識的你,需要的1.只有吃 (餵奶)、2. 痾 (換片)、3. 暖 (保溫),4. 睡,滿足了頭一至三項大致可順理成章完成第四,你休息時我休息,多好?但事實原來並非如此簡單。

10月21日

這天,於凌時吃過奶的你仍是 “眼仔碌碌”,這不是第一次了。爸爸基於 “已滿足你所有需要” 為由而拒絕理會你,換來的是你的大哭,但爸爸忍耐了不久你便因疲倦而呼呼大睡,爸爸的積極不干預政策換來短暫的成功。

凌晨三時左右,叫你起來按時地餵你吃奶後,爸爸以為可重施故技讓你自行入睡,豈料你的喊聲更大更持久。爸媽對一抱就唔喊,一放下就喊的情況下也感到很無奈。

差不多天亮了,爸爸唯有讓更需要休息的媽媽先回睡房,嘗試很多次放下你但你的回應是 “WELL WELL WELL”。

抱又唔抱的情況持續到8時,爸爸用最後之力帶你多換一次片、放你在嬰兒床,然後父子雙雙倒下…..「你仍不願睡,到底爸爸還欠了你甚麼?」此疑問在爸爸僅一小時的睡夢中仍揮之不去。


面對如此殘局,一眾朋友都給爸媽很多寶貴意見,爸爸方發現你欠了的是一種很無形的東西 – 安全感。

原來你要的,是類似媽媽肚內的環境 – 擠擁、甚至有些吵的感覺,而這些東西在家中的晚上最欠缺。

10月22日

可怕的凌晨又到了,爸爸聽朋友的意見為你形做一個媽媽肚內的感覺 - 嘗試把你包得像果蒸糭一般實,再配合播放重複又重複的音樂,加上婆婆的餵奶支援,爸媽終於有睡得較好的一夜。

這幾天,對爸媽的改變真大….

「改變再大也不及你仔仔 - 從媽媽肚內出來的那種改變,你要適應時他亦要。」還是WALLY 爸爸說得對。


你已七天大了,在此特別感謝

- 為照顧你日夜顛倒、休息不足的婆婆

- 友情客串照顧你一整天的姨婆

- 經驗分享及對我們起居照顧的MAY姨

- 對爸媽提供24小時湊仔諮詢熱線承諾的恩言爸媽及WALLY爸媽

- 給我們提醒、慰問及為我們禱告的各方好友

- 媽媽,一切盡在不言中….

爸爸今天學習:

- 用包被緊包著仔仔可增加他的安全感,減少他晚上吵嚷的機會。

- 初生仔仔心目中的安全感,對他來說比吃更重要。

- 白天多與仔仔談天,讓他在白天多活動,晚上更容易入睡,以適應日與夜的作息定律。

2012年10月20日 星期六

三人行 (一) – 愛‧回家



「趁依家仲有得瞓好瞓啦!」已忘記了是出於那幾位朋友的 “臨生贈言”,但心中都早有準備要隨時令自己的BLOG暫停營業一會兒,好讓自己專心照顧小小麥。

不過,最後還是開了電腦,在監察愛兒之餘重新寫作。

當有朋友告訴我,看了我的BLOG 後不想順產,或是覺得很感動的時候,我真的很驚訝自己成為了一個可影響別人的人。只希望這些影響是正面的,並多謝一直鼓勵我發寫作夢的賢內助,以及願意花時間在我身上的你們。

希望透過文字,記念麥太的勞苦並回味一些瑣事。

若你是老手爸媽 – 希望這些文章能帶給你一些雞手鴨腳的回憶

若你是新手爸媽 - 希望這些文章能讓你知道,這世界有很多新手父母同樣懊惱,你並不弧單。
三人行 (一) – 愛‧回家

(10月14日 – 10月16日)

10月14日 - 10月16日

又是到醫院探望你們的時間,但媽媽卻在幫你餵奶、掃風,令我驚訝的是她既不像一個病人、對你照顧的手法也十分熟練。

生產後休息僅六小時的媽媽便要開始一對一照顧你,公立醫院的政策實在無情,但也鍛鍊出媽媽的身手,想不到我在公司推崇的 「荒島訓練法」,在醫院也用得著。幾天也睡不好 (或許是沒有睡) 的媽媽,對你仍然耐心盡力,令爸爸十分敬佩。



10月16日

走過便利店旁的自動門,與你踏出醫院世界的生活要開始了,穿上麵包超人套裝的你雖然十分有型,但看來你仍以為自己在媽媽的肚內,對外面的事物也不太感興趣。


第一天回家了,大家當然高興,但對陪月姐姐還未出動的這一天,大家都嚴陣以待。

三小時一次吃奶、換片,在婆婆、媽媽及爸爸的合作下完成了,問題似乎不太,直至深夜那一次餵奶。



10月17日

本打算凌晨一時餵奶,料不到你盡力吸啜二時也吃不下幾滴,大家都不知道是哪兒出問題,媽媽試用TOMMIE、CHUCHU不同的奶瓶也沒用,最沒實力的爸爸則WHATAPPS一眾爸爸朋友,碰碰運氣希望有朋友回應可以賜教,家庭可說是陷入恐慌‧

凌晨三時了,大家決定讓只吃了10ML 的你上床休息,並希望你天亮前也不要吵嚷。感謝神,還未懂得為自己爭取的你也十分安靜。

七時了,甚有倦意的我接收到佳音 –住在附近 WALLY爸爸的回覆,情況緊急的情況下,我馬上到他家拿了四個NUK奶瓶,在醫院也是用NUK的你,要令你順利吃奶的信心較大。

「下次兩時也直接打電話來吧。」晨早打擾WALLY爸爸已很不好意思,他的義氣回應很教爸爸十分感動,這個人情爸爸一生也不會忘記。

NUK奶瓶成功了,但根據陪月姐姐所說,奶瓶蓋扭得太緊才是吃不到奶的關鍵。

這些好心叔叔,你長大後再介紹你認識。

爸爸今天學習:

- 如果想媽媽生B後好好休息,去私家醫院吧。

- 奶瓶蓋扭得太緊會影響BB 吸奶。

2012年10月14日 星期日

期待你(三十) – 偉大的時刻 (瑪嘉烈生產實錄)







2012-10-1214 (40)
10月12日 ()
原本又是如常的工作,如果沒有媽媽的 見紅事件。
紀念日後的第一天,嘗盡美食的你似乎要出來了。爸爸也提早下班的情況下去探望你們,已入院的她除了見血以外其實沒甚不妥,而醫院的回應也是 觀察一夜沒特別的話,即使見紅也可以出院。
10月13日 ()
媽媽來電告訴爸爸她開始有5分鐘一次的陣痛。
「小小麥你今天要出來嗎?」爸爸心想。
「可能有排..」只是醫生檢查後發現媽媽的宮口 (即是你的出口) 一點兒也未開,這個陣痛也算不上是你快要出來的証明。醫院還定了預產期後10天的 催生日,似乎此時仍不是你來臨的時候。
醫院給我們去留的選擇,只是在家等待比在醫院等待舒適些,媽媽下午回家後也能睡了幾小時,這時候,教會的弟兄姊妹也為陣痛而未能生產的媽媽切切祈禱。
晚上來了,5分鐘一次的陣痛愈來愈強,媽媽感覺痛苦難當,並後悔為何不老早選擇 剖腹生產。
她更埋怨夏娃為何要犯罪…(詳情可參看舊約創世記)
看見媽媽如此痛苦,爸爸也想起我倆近日讀聖經的 約伯記,媽媽跟約伯的痛苦,在申訴中同樣沒有得到上帝即時的回應。「是神定意要媽媽學習的功課嗎?」爸爸心想。
「十天還不生便要受劇痛十天?」世上很少人是痛死的,但爸爸也忍受不了有陣痛有見紅也要等待十多天的情況,便打算按媽媽的需要找一個臨時有空的私家醫院,希望替媽媽動手術快快生下你,居然在表姐的幫助下真的找到星期一 (1015) 的檔期,只是離星期一還有一整天,這一天對媽媽來說也太漫長了。
爸爸此是也十分焦急,唯有與媽媽在睡前一同跪下禱告:
「神呀!我們沒有求走較艱苦的路的勇氣,而我們也找到一個較容易的方法,希望你能叫太太的痛苦減輕,並有力足夠力量克服,只求袮的心意成就。」
10-14 ()
半夜了,媽媽很累,但面對4-5分鐘來一次的劇痛又怎能入睡?
「難道神也不幫助我?」面對媽媽的苦情,心如刀割的爸爸也悲傷起來。
凌晨五時了,讓媽媽在家中繼續捱苦等到星期一嗎?送媽媽回瑪嘉烈、放棄星期一的手術﹖瑪嘉烈會否仍要媽媽等待? 爸爸此時面對人生的最大決擇,這一刻,甚至找不著一個人可以討教。
「洗個澡回去瑪嘉烈吧!」爸爸顧念到你倆的安全,怎樣說在醫院待產也比在家等候安全。
到瑪嘉烈的時間還是天未亮的時間,當時只知道媽媽要留院,不能在產房留下的我身心俱疲也只可回家,並預備12時探病時間再來。

11時多了,回程的我仍未接到太太轉上產前護理部的消息,所以便回產房查問,才知道媽媽從沒離開產房,進去看到痛得近乎瘋了的她,查問原來她的宮口已開了4度。
媽媽十分痛苦,一方面要獨力面對3-4分鐘一次的十級痛、另一方面又要忍住不要讓你在宮口不足10度的情況下推出。她淚水滿面並夾著汗水,爸爸看到實在酸上心頭。
「好痛呀,要放棄了!」媽媽不是真的想放棄你,只是實在太痛了吧。
「不要放棄,今天小小麥要來了。」爸爸看見媽媽,不斷喊出幫不上實際忙的鼓勵說話。
紙巾,為了她的淚、汗,自己也用上幾張,但心明神要太太今天生,是定意要她在苦難學習,做手術是易走的路,但神要太太經歷「約伯最後也得神的祝福」爸爸也以此鼓勵媽媽。
「鼻吸,口呼」與媽媽每4分鐘經歷一次劇痛時的口號,時間一分一秒也過得漫長,但最難的是不知道要捱多久。即使不是生你的,但時間愈長對沒吃午飯、沒去洗手間的爸爸來說也了愈大挑戰
「我決不會離開你的!」心想媽媽已獨個兒支撐了一個早上,那時只是在家小睡的爸爸,有些歉疚。而且對於時刻需要支持的媽媽,實在沒有再離開的理由。
「加油啦!」 「當媽媽不能像小女孩般哭哭啼啼」「個個生的也痛,喊是沒幫助的….
定期經過的護士軟硬兼施地 鼓勵媽媽,當中附有責備的口吻但其實她們也出於是一番好意,她們也特準我在探訪時間後與10度前的時間留在產房看顧情緒不太穩定的媽媽。
心想這次是持久戰,豈料下午一時多穿羊水了,宮口由十二時4度變成下午二時10度,這個進度比姑娘所說的平均約一小時一度快得多。「神在工作嗎?是大家禱告的力量嗎?」爸爸暗暗稱奇。
看見神恩待媽媽,爸爸便滿有盼望地、照助產士的指導幫媽媽換上生產的準備姿勢,兩下了便看見了你的頭髮….
之前在護士們眼中呱呱叫的媽媽,面色谷得發紅專心地生產並且效率其高...「叻喎!」不禁個個讚好。
下午241分,隨著一陣哭聲,你來到過個世上。
看見你,媽媽哭了,不是因為痛,我想是因為愛。這份愛,令媽媽屢次突破了自己的極限,能見證如此偉大的工程,爸爸滿心感恩。

當護士們叫爸爸為你剪臍帶,爸爸準備接剪刀前很失禮地哭起來 哭,是感動、是高興、或是期望成真,爸爸也不太清楚,只知道淚水交織著種種情感。
感謝神,也感謝一眾關心我們的親人的關愛、朋友的問侯、弟兄姊妹的禱告…也特別在此感謝一眾連名牌也沒有的醫護人員 - 沒有他們,沒有你。
歡迎你!小小麥,生於1014 下午241分,重7.5
愛你的爸媽上





2012年10月11日 星期四

期待你(二十九) – 爽約的赴會 (CHESA)





此刻的心情,很像要為你的出生故事寫下結局篇,爸爸感慨良多。

2012-10-11 (39週4天)

10月11日,對爸媽來說是特別的一天。說得嚴重些,沒有當天也沒有你。

「小小麥,在我們的紀念日出來吧!」

對10月16日為預定日的你來說,早5日出來也絕不稀奇。但這個約定顯然是爸媽一廂情願之舉。

10月11日的星期四來了,爸爸如常上班,媽媽又如常休息,你似乎沒有出來的意圖。爸媽心想既然你還不來,咱們也安心去吃頓豐富晚餐。

去了半島的CHESA,在半島吃一頓當然是既 “膠紙” 又 “貴”,但對於爸爸來說,既然來了便不要抱 “慳住吃回家再唓麵” 的心態,吃過痛快吧!
談到食物,最好的是芝士火鍋,味道極度濃郁; 其他的事實上談不上很特別… (特別貴?)

圖3. 環境不錯,情調一流


圖4. 高級餐廳的頭盤特色 - 貴精不貴多


圖5. 多士上的蘑菇,味道不錯


圖6. 芝士火鍋 - 配料只是通粉、薯仔及麵包...(不能奢望有魚皮餃吧?)


圖7. 主菜 - 牛仔片 ,味道尚可


或許,大師級的水準還是留給姓蔡姓滔的食家來品評吧!

當知道媽媽要開餐之時,你的動作又大起來。爸爸才知道小小麥寧願跟爸媽吃好東西,也不想早些出來贈慶地吃奶,"爽約” 實在是為了 ”赴會”。

「小小麥,這個如意算盤打得不錯吧!?」爸爸如此想。

2012年10月7日 星期日

期待你(二十八) – 悠長假期




2012-10-07 (39週0天)

中秋、國慶,一連四天的假期,對爸爸來說是預備你出來的最後機會,左忙右忙的情況下也只是轉瞬即逝。至於媽媽,跟那首煩到爆的歌一樣 – 「HEY 放假啦喂!」

放產假的時候應該作甚麼?這似乎是爸媽之前也沒想過的問題….

除了大吃西瓜、腐竹蛋糖水及白蓮鬚… 媽媽的主要 "工作" 是打機、上網、吃飯、再打機、再吃飯…..爸爸看著媽媽也感受到那份吃喝起居上的悠閒,但總是覺得到那份暴風雨來臨前夕之異常平靜。




媽媽以 “ 身處跳樓機停到最高點” 來形容這一刻的感覺最貼切 - 知道會跌、等待跌、但又未知何時跌的一份忐忑徘徊在心間。

「多走一些路吧!」婆婆、朋友、醫生….每天每個慰問也附帶如此吩咐,一向喜歡行街的媽媽老實不客氣地執行了,只怕附近的商場沒甚驚喜。

「老公,你在樓上等我吧!」回家時,媽媽提早五層步出升降機。

「不用了,一起走五層吧!」爸爸未至於如此無骨氣。

………………五層後……………………

「老公,你才走五層已氣喘,太遜了!」

「胡說!」爸爸只是心跳加速而已… 但媽媽走了五層後也臉不改容,狀態以乎很不錯,希望狀態好等同生產順利,爸爸每天的禱告中也紀念此事。

2012年10月6日 星期六

期待你(二十七) – 影樓、留影 (FAB STUDIO)




OQlyHewffaQCLcB/s400/IMG_2420.JPG" width="265" />









 (回顧的31)
將馬灣的勞苦延續至火炭,又是一個好日都唔去的工業大廈區,但對當時只是31-2週的媽媽來說,談不上太辛苦。

香港何來工業?為了食西餐、為了看教堂佈置….為了這些跟工業毫無關係的事到訪工業大廈也不是第一次。

FAB STUDIO
是一家網上好評如潮的妊娠攝影公司,說是公司但其實只是兩位少女:一化妝一攝影的 夢劇院組合。

只得四個人不,是只得五個人的關係,影樓面積顯得頗大。只用面對兩位女性的媽媽要擺姿態拍攝突肚照也不用尷尬,整體上感覺良好。









開始了!兩位小姐表現得很有善,為太太化妝,安排場景,服飾、動作。或許每天也重複了數次同樣的拍攝流程,所以她們在程序的安排上顯得熟練及有默契。
適合拍照的衣服及 "道具" 提供,不用刻意買衫影相也是一個好事。小小麥,







快來!望住影相姐姐個邊!


(註: 麥嘜是自己帶去的)





談到拍照,似乎你也喜歡吧?要不然在閃光燈下的你為何特別活躍?

2012年10月4日 星期四

期待你(二十六) – 生與死

2012-10-04 (384)
今天是下半旗的一日,在甚麼國慶、煙花中也找不著甚麼快樂。
在一夜間失去朋友、親人雖然那些人爸媽也不認識,仍是聞者傷心。
以往跟媽媽去旅行,媽媽總覺得爸爸一上機便睡覺,但其實有件事可能連媽媽也不知道 爸爸每次睡覺前都很留意起飛前的廣播,留意救生衣放在哪裡、氧氣如何用等等。
「多幾分鐘的注意,或許是在萬一事情上能否保護自己及媽媽的關鍵,甚至可幫上別人。」爸爸確是如此想,只是料不到坐船也可有如此大災難。
此時,一方面期待你的來臨,一方面想像著 - 換上自己遇上這些事會如何處理,要如何保護媽媽及你等等。意外、災難,信上帝的人也不能避免。
「如果船上有小小麥、我及老爺,你會如何處理?」跟媽媽談起此事她如此問。
一個以前鬧著玩的問題,在見過真正的災難時卻談得不輕鬆,三個人也十分重要,當中你最弱小、爺爺又是最老也 未為永生作準備、媽媽在天堂一定可遇上卻是最愛的….
「我會第一時間把救生衣穿在你身上,然後用最大的努力救爸爸小小麥交給你,以你發揮無可估計的母愛一定可以救他。」這是我的回應。
「老公,不如第一時間把救生衣穿在你身上,然後我們全部人抓住你。」媽媽平時偶有埋怨爸爸 "不可信,但在危急關頭是仍是相信爸爸,或許她記起多幾年前爸媽遊船河時差點一起被沖走時,爸爸如何拉著她逃過一難的事。

當你漸漸長大的時候,你會發現你不再是被保護者。爸爸很希望一天你也成為對別人能愛、能保護、並能貢獻的人行公義好憐憫、存謙卑的心與你神同行」這是爸爸對你的在人格上一個小小的心願。

2012年10月2日 星期二

期待你(二十五) –兔仔的故事




2012-09-30 (38週0天)

不知不覺在這個家已有4年了,比起很多由店舖到垃圾站只活了幾天的同類,活了4年多已是很 “長壽” 的了。

長居假天花櫃的我,與上年加入的HELLO KITTY 總是在一年一度的月夜當上一次主角,我是傳統燒蠟燭的類型,主人給我名字是 “兔仔”,而KITTY則是入電有燈有音樂的 “先進類”。雖然我們一年出場一次,但我對家的事可知得不少,尤其是近來主人常來假天花櫃探訪,當然不是探我,只是看看櫃還有沒有地方 “可分租出去”。

舊電線、舊盒、舊說明書那些 “用途不大” 的朋友被清洗了,換上的是有畢業裝束的跳跳虎,聽說 “他” 是為了主人11月的畢業用的 “新角色”。除了跳跳虎,其他的新住客大都是由 “地面” 的櫃上搬上來的 “不常用產品”….聽聞家中將有新來的成員,地面的地方很多也被一些新東西佔了,所以搬遷才如斯 “大陣仗”。

今年的這個月夜,我重見天日的日子較長,因為主人的父家早了一星期過節。



從假天花櫃下來的看,發現地面改變了不少,主人讀書的地方不見了,書櫃也被搬了出廳,同一地方換上了一張小床,床邊多了一個膠櫃,洗手間多了一部洗衣機,而廳中間也多了一長可以搖下搖下的椅,以及一個很大的櫃; 廚房更是多了很多吃奶用的奶樽、蒸奶機、熱水壺 ….家中的改變很大,但改變最大的卻是女主人,肚比以前大了很多,不知道那位新主人何時出來。


又是八月十五了,跟家人吃過後,大肚的女主人顯得有些疲累,但主人們兩口子還是帶著我跟KITTY一同去附近的東北公園走走,感受一下節日的氣氛。


他們一面談一面走,比起很多海旁邊野餐、玩蠟燭的朋友相對來得安靜,當他們看見一些朋友推著嬰兒車走過的時候,兩人總是若有所思地微笑。

這一夜,簡單得有些複雜,而不能再亮的我也完成了我在世的任務,這是兔仔跟主人們的最後一個月夜,明年陪伴他們的,會是長生不老的KITTY,跟那位新主人 - 小麥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