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25日 星期一

浪奔浪流生日遊第二天 (06/25-Part 3) - 上海 "潮" 勝地

每個城市也有它的潮人區 - 東京毫無疑問是原宿、香港也許是旺角,至於上海,便是盧灣區。


陝西南路跟黃陂南路也是盧灣區之內,我們從陝西南路出口出來,的確是商場林立。不過,聚多商場賣的跟香港也差不多,未能為我倆帶來驚喜。


由陝西南路到黃坡南路,既然看的只是一般,我們便往新天地走走,區內以上海老建築配上酒吧、咖啡店為主,難怪聚集了一群老外及OL,我們也往了旅遊書介紹的Shanghai Tang Cafe - 一家很有格調的CAFE,於此閒坐可謂身心舒暢。當然要留在此charge charge 電,順便計劃也下一步。



圖1. 連故宮也有的星巴克,在新天地當然也有它的地盤



圖2. 上海灘嘛..香港不是沒有,但是上海的上海灘就要影影



圖3. 上海的蘇豪區也少不了上海的情懷



圖4. 行到累去break 一 break....似乎不似bar? 原來去上多層



圖5. 整間 cafe 也是兔仔


圖6. 原來這部 lift 是真的,早知不用跑樓梯



圖7. 環境很多格調



圖8. 天花上的吊燈很有中國feel



圖9. 旁邊的VIP房佈置一流



圖10. 喝一口吧!



圖11. 幾十蚊個high tea + expresso - 正!



圖12. 行餐食無野睇 - 身心爆累



就此 "潮" 完? 盧灣區其實還有一個叫田子坊的地方,位置不太就腳但上海朋友力推,在附近也無甚特別的情況下唯有 "打的" 去看看。


圖13. 下著雨.....只拍了門口便收起了單反



田子坊小小的牌坊,背後是阡陌交錯的商舖、食店,賣的很多是特色小品,對我倆來說是出奇地新鮮,結果間間舖都看看的情況下也花了一小時多,我也真真正正地買了些東西。再到對面的商場走一趟 (好像叫甚麼日月星...廣場),經田子坊sales姐姐介紹去了 "天辣"吃晩飯。


天辣 - 舖子很大卻近乎坐無虛設,似乎很受本地人歡迎。
水煮魚及其他東西也十分好吃,價錢也比香港便宜不少, 嘗了好一頓不錯的生日晚飯,是時候回家了。
圖14. 突然想起關正傑的 "天籟".....好無謂呀,老麥!



圖15. 嚇鬼的佈置



圖16. 吃完沒有錢比的後果可真嚴重....



圖17. 這個有綠豆的東西記憶中是很好吃的



圖18. 麥生麥太豈會放過一切可以吃水煮魚的機會?


對我來說田子坊跟新天地可能是盧灣區兩大發現,但面對盧灣區這 "退潮" 一幕,總括來說對於這次 "潮勝之旅"多少也是有些失望。



(註: 原來田子坊也不是無地鐵可去....9線的打浦橋正在附近。)

2011年7月18日 星期一

浪奔浪流生日遊第二天 (06/25-Part 2) - 徐匯‧隨會

對於不欲留在七寶以麻雀或羊鞭為午餐的我們來說,徐匯區是不錯的中途站,但在區內要走遍旅遊書中的景點並不容易,因為此區太大,景點與景點的距離也是太遠了。

於是,我們只選了去車站附近的上海老站吃飯,以及參觀對面的徐家匯天主教堂,淺遊徐匯。

去車站吃飯? 名叫站但實際上卻是如假包換的餐廳,在同事的極力推介下,本也打算以此為生日晚飯,不過基於行程安排上的需要,我們還是早於中午便去了這家很有特色的飯店。(生日午飯是也)


圖1. 看來不像吃的地方


說上海老站與徐匯站近,是的,一出4號站口便是。但在由下車至上地面的出口我們也花了近十分鐘在地底走來走去,幾線交匯的徐匯站實在大得要命,似乎徐匯站的面積跟人民廣場也不相伯仲。

老站的外型有些似大三巴,又有些像教堂,根據資料得知它原本是修道院及車廂改建而成,一動一靜的配合組成了今天的上海老站,它的出身可是十分特別。

門口停泊了幾輛車卻不見人,即使走近門口看見了一個小小的餐廳招牌,也很難令人聯想到吃的,直至遇上站著門口的帶位小姐。

圖2. 先行一段,仍沒有吃的蹤影



雖然午飯時間但亦不用等位 (很貴的嗎?) 帶位小姐帶我們於水晶燈影下的長廊走到樓梯,上了一道狹窄的樓梯,方發現我們由修道院去了車廂。這個改成餐廳的車廂可是大有來頭,聞說此乃慈禧太后及宋慶齡也曾用過的車卡,故牆上也掛滿有關她們的歷史照。

說上車廂,位置不多的情況下只有4 - 5 張餐桌,感覺十分寧靜,加上一車廂最少一個服務員,服務跟環境也是令人滿意的。

圖3. 只放了幾張餐桌的車廂



圖4. 牆上的每幅圖片都是一件歷史



圖5. 貴賓房 - 很有氣派



圖6. 馬頭蘭、蟹粉豆腐、甚麼雞 - 味道很不錯的



圖7. 這裡真的很清靜



圖8. 麥太也十分滿意



圖9. 我們用餐的是啡色那一卡



圖9. 車卡以外的雅座也有華麗



圖10. 這是古董嗎?



圖11. 很多擺設也特顯了它的不平凡



吃方面,聽聞也是懷舊的上海菜 - 我們點了.....(看圖吧),味道也十分不錯,總花費也只是二百多元。上海老站 - 是一間我十分推介的餐廳。

快要離開徐匯了,但既然徐家匯天主教堂如此近,也正好是它一星期一次的開放時間,我們便順道走過去見識見識,高高而拱形的樓底、彩色的窗框、長長的通道,教堂可謂宏偉非常。只是我們在不想打擾正在舉行婚禮的一對新人,只看了一會便靜悄悄溜開了。

圖12. 法式中世紀磚木的建築,建於1896年,一面看旅遊書的簡介一面讚嘆它的宏偉



花了一兩小時路過徐匯,是時候往盧灣區出發了。

(預告: PART 3 - 上海的 "潮勝地")

2011年7月13日 星期三

浪奔浪流生日遊第二天 (06/25-Part 1) - 都市中的水鄉情懷

到上海,朋友提議去朱家角遊水鄉....但對只得三天兩夜的時間,要花費來回共三小時在車程上來得實在太奢侈。

又是問問旅遊書的時間,答案是七寶古鎮。

七寶古鎮最好的地方是 "夠近",更好它是有地鐵可到之處。

從上海火車站乘1號線到徐家匯轉9號線,到七寶站只花太約45分鐘,相對其他水鄉來說是非常近。

(以下是為了寫BLOG而發現的上海地鐵路線圖,對PLAN行程很有幫助。)

http://www.exploreshanghai.com/ditie/


圖1. 到達了!



圖2. 尋找上海的"甚麼傳說"?



"就在地鐵站附近的它可以有多 "水鄉" ?"

親愛的上海客戶雖然形容它 "不錯,值得去",但心中多少也有些懷疑,想了不久,便到了這個以市集打頭陣的地方。(又是以特色建築 + 商業活動)

圖3. 於大門牌拍 "交代照"



圖4. 跟豫園比較,在七寶的連鎖店較少,更有地道情懷



圖5. 七寶古扇 - 5大元



圖6. 走過第一段市集後....開始有些水鄉FEEL...



圖7. 在地標也拍一拍才稱得上去過 (蒲匯塘橋....不是翻查資料真係鬼記得)



圖8. 市集的熱鬧



圖9. 麻雀也吃得下嗎? (好像還有羊眼、羊鞭......嘩)



圖10. 這家當鋪歷史悠久,聞說是清道光年間建的,但依然營業。



圖11. 與一代著名雕刻家張充仁合照



好好地看看每一家店,比豫園來的多元化....食物也很地道 (不代表好吃...)

穿過其中一個地標 - 蒲匯塘橋,我倆於另一群商店中徘徊了好一陣子,便於回程時登上水鄉上的小船,來到水鄉不泛舟實在不像話。

圖12. 七寶的最後環節 - 上小艇遊水鄉



圖13. 十元一位 - 船票印刷精美



圖14. 水鄉兩旁的茶樓



圖15. 在酒家望著流水,喝一口熱茶感覺似乎不錯



圖16. 兩岸也是特色建築



圖17. 在橋與倒影中穿過,感覺有趣



圖18. 水上可看見一些浮萍,是荷花吧? 若荷花是 "出於污泥而不染",即是水中其實很多污泥....可不要掉下去喔!



圖19. 七寶兩岸也有少數民居



10元一位,也可以待在小艇上15分鐘,細味上海繁榮外的另一種情懷....很值得一試的活動。

上岸,又差不多是吃午飯的時候,是時候往徐匯區出發。

去幾天商場也實在太乏味,來這裡走走,太好了!

(預告: 徐匯‧隨會)